——維西縣葉枝鎮同樂村黨總支助力精準扶貧 錯落有致的傈僳族特色“木楞房”與翠綠的山林交相輝映,猶如一幅精美的版畫定格在同樂山上,這就是地處維西縣葉枝鎮同樂村,這個昔日的貧困村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典范。 近年來,同樂村黨總支群策群力,充分發揮當地的氣候條件、地理地勢、民俗文化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多措并舉,從傳統的種植糧食作物逐步向種植中藥材轉變,發動黨員和群眾積極打造鄉村旅游產業,鼓勵當地群眾開展民俗歌舞展演及民俗飲食體驗活動,走出了一條帶領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抓黨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 同樂村黨總支在建好用好黨組織活動陣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農村黨員作用,與村級綜合服務平臺配套,建立了村級為民服務站,制定完善輪流值班制度和代辦服務制度,縮短了群眾辦事距離,降低了辦事成本,每周計生、婦女、獸醫、殘聯、護林員、管護員到村委會輪流值班一天,值班人員同時兼任組級代辦員,為群眾提供上門代辦服務;健全組織聯建、服務聯辦、制度聯創的“三聯”服務機制,結合工作實際,把全村劃分為12個網格責任體系,形成以縣、鎮、村、組四級干部直接包保村民小組的四級網絡管理服務體系;實施“黨員一帶三”接對服務,各支部黨員負責掛鉤3戶農戶,主要負責維穩、產業發展、教育衛生、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工作幫帶,全村74名黨員共聯系農戶222戶,確保了同樂村的安定與發展。 同時,該村把基層黨建與民族文化融合在一起,讓黨員在傳承弘揚民族文化,民族工藝品制作,民族傳統飲食開發,民族土特產品種植、加工、包裝、宣傳,服務群眾、服務和諧穩定等方面,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抓基礎,從點滴做起展現村容村貌新氣象 隨著同樂村知名度的不斷提升,來同樂村參觀游覽的客人也越來越多,改善同樂旅游環境問題迫在眉睫。村黨總支迎難而上,主動施策,從基礎做起,黨員帶頭整治村內環境衛生,解決同樂山寨垃圾清運車1輛,定立家庭環境評分標準,分批對示范戶進行檢查、督促、整改,活動中先后組織黨員、學生、民兵、群眾1200余人次,進行衛生大掃除。同時,加大路域整治力度,對7公里的主路進行分段負責,實行黨員先鋒崗,黨員帶頭每周清掃一次,率先在白值洛、同樂大村實行婦女每月固定清理垃圾活動,在黨總支的帶頭引領下,同樂村的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為建設美麗同樂,黨總支給我們劃了黨員衛生責任區,每個星期檢查一次,村里開展環境綜合整治,環境比以前更好、更干凈了。”同樂村民小組村民余剛說。 抓穩定,努力開創新形勢下維穩工作新格局 同樂村黨總支結合實際,積極探索,建立了村“兩委”統一協調,黨總支書記負總責,村委會、各分支部書記和村民小組長協同配合的維穩工作格局,簽訂村民小組、農戶維穩工作責任狀,建立“組—村—鎮”的層級上報機制,凡涉及重大節慶及文化娛樂活動,均需到鎮派出所備案。堅持定期排查不穩定因素,走村入戶,及時發現和調處各類矛盾糾紛,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協調、早處理,把各種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 抓產業,轉思路調結構促村民增收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著村干部。”如何帶領廣大村民增收致富一直是同樂村黨總支工作的重中之重。 同樂村黨總支結合獨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依托“股份合作經濟”試點村的契機,探索建立了“總支+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股份合作經濟”發展模式。結合各支部的特點組建特色黨小組,明確各自的發展目標,發揮黨員帶動作用,形成合力,加快實現“強組織、富百姓”目的。 在第一支部下設同樂文化產業專業合作社,專業合作社以支部黨員牽頭成立,以保護傳統文化為重點,開發民族文化產品,以阿尺目刮為主表演類,帶動群眾走上致富道路,去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萬元。 “現在,游客來了,我們就給他們跳阿尺木刮,讓他們了解我們的民族文化的同時,增加了旅游收入。”村民李碧清說。 從同樂山寨出發,汽車沿蜿蜒崎嶇的山路行駛近1個小時,來到同樂村第四支部中藥材種植基地,只見藥材基地景美如卷軸,連片郁郁蔥蔥的當歸長勢喜人,村民正在基地中辛勤勞作。據了解,同樂村第四支部根據該村民小組氣候條件,組建了中藥材種植產業黨支部,動員黨員種植示范,帶動群眾建立基地。該支部已培養黨員示范戶6戶,帶動農戶55戶,從事中藥材種植、核桃種植、桃樹種植。目前,種植中藥材、桃樹面積達2300畝,漾濞泡核桃24000株,通過專業合作社統一產品質量,引進外商競價銷售,在增加收入的同時美化了同樂山寨。 據了解,第二支部與第三支部也根據各支部的實際,組建不同的黨小組,第二支部同樂傈僳族特色文化產業黨支部下設傈僳族手工藝制作黨小組、傈僳族飲食文化黨小組、傈僳族特色養殖黨小組3個黨小組,14名黨員組成核心骨干,帶動了40名群眾,分草編、織布(花臘裱)、制弩、土蜂、傈僳藥材雞等12個特色產品制作,產品統一由同樂文化產業專業合作社收購二支部下設傈山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養蜂700箱,藥材雞存欄20000只,實現銷售收入11.5萬元。第三支部生態產業黨支部,設立核桃產業、生態保護黨小組,21名黨員帶頭種植核桃,實現集體經濟1.5萬元。 “我家種了30多畝藥材,種植品種有當歸、秦艽、木香、桔梗等,去年藥材收入38000多元,今年,估計可以達到四五萬左右。”村民和生指著自家的藥材地高興地說。 據了解,去年同樂村交易中藥材數量達20噸,銷售收入120萬元,農戶最高收益6萬余元,實現專業合作社固定資產達到20萬元。目前,種植專業合作社實現集體經濟累計4萬元。分別與維西蘭草、維西嘉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意向性協議,今年中藥材產值預計達到500萬元。 “同樂傈僳族古寨是我們葉枝鎮的一張名片,同時也是維西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結合這個資源優勢,葉枝鎮黨委政府在同樂鄉村旅游的開發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和政國到同樂村任黨總支書記以后,在鄉村旅游的開發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現在,通過黨員帶頭組建了阿尺木刮展演隊,開展了民居體驗和民族文化飲食體驗,同樂鄉村旅游逐步打開新局面。”葉枝鎮黨委書記李建新說。 同樂村黨總支在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為黨建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載體的同時,充分調動了黨員和群眾的積極主動性,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創造力得到增強,黨員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充滿信心。在黨建的引領帶動下,村民生活不斷得到改善,幸福指數逐年提高,民族文化得到保護、傳承、弘揚,民族的自信心、團結力得到增強,社會和諧文明風尚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