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云萍) 自我州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香格里拉市積極落實部署,結合自身實際,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目前,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并取得實效。 在脫貧攻堅中,全市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完成4公里以下的農村通組公路建設任務108.3283公里,投資5220萬元。4公里以上的農村通組公路通暢項目已開工711.987公里,截至8月20日已完成 300 公里水泥路建設任務,共計投資 32678 萬元。建成2016年退出計劃的18個貧困村水池66座、過濾池64座、攔水坎31座、2個光伏提水工程, 83個項目點水利設施建設正抓緊施工。全市13個學前教育維修改造幼兒園項目點中,已有11個點完成維修改造準備驗收,其余2個點已完成工程量的80%;10個新建項目點已全面開工建設。2016年計劃重建或新建標準化村衛生室7個,其中建塘鎮吉迪村衛生室建設已動工,現已完成場地平整、地基開挖等前期工作;其他衛生室建設正有序推進。集中安置點的18個文化活動室和籃球場已納入易地搬遷方案進行統一匯編和審批,就近整組改造納入部分文化活動室和籃球場,共納入文化活動室新建146個,籃球場新建103塊、改造25塊。其余點由文體廣電局實施,計劃投資1505.1萬元,建設籃球場52場、活動室80個、公共廁所139個。 易地搬遷和安居房建設整體得到推進。目前完成17個集中安置(還有1個點的規劃在尚在重新修改)、23個就近整組改造和49個插花安置點的實施方案的審查和批復,并實現全面開工。2016年扶持3萬元的就近整組集中改造加固農戶和扶持5萬元的新建農戶易地搬遷項目基本完成,正在開展村級自驗,2017年扶持3萬元就近整組集中改造加固農戶和扶持5萬元的新建農戶易地搬遷項目完成80%;2016年11個集中安置點中,9個安置點已完成“三通一平”,即將啟動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民房建設。2017年6個集中安置點“三通一平”工程正有序推進。補助標準在原來州級補助3萬、4萬、8萬的基礎上調整為3萬、5萬、10萬元。全面啟動2016年脫貧摘帽18個貧困村、210個村民小組太陽能路燈安裝亮化,太陽能熱水器、沼氣池、電力等農村能源建設,啟動全市其他村民小組村莊內太陽能路燈和太陽能熱水器、沼氣池、通電等能源建設。完成太陽能熱水器采購4套,已安裝太陽能路燈170盞,完成采購或招標未安裝1253盞,剩余803盞即將采購。 教育扶貧工作有效推進。計劃投入632萬元對精準貧困戶及農村戶口(包括城鎮低保戶口)中專及以上在校學生進行教育精準扶貧資助。目前已完成貧困學生統計及銀行卡登記工作。其他學生統計工作正在進行,預計在10月30日前可以完成所有學生資助工作。 社會保障兜底工作有力推進。完成并實施了貧困戶社保兜底保障調查摸底和工作方案,出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新農合、社保、基本保險等扶持政策,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100%;制定了貧困人口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政策,落實了貧困人口重特大病救助政策;完成全市500余名殘疾人辦證工作,積極協調落實救助政策;抓好技能培訓,共實施勞動力實用技能培訓、就業培訓、創業培訓、新興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培訓5086人。 產業扶持加快,特色產業不斷涌現。全市各級掛鉤扶貧單位開展調查研究,幫助理清思路,選好扶貧項目,堅持因地制宜,積極發揮山地資源多、生態環境好的優勢,在各級財政扶貧資金和社會各方的扶持下,培育了一批林果、蔬菜、食草畜禽等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了一批加工營銷型的和服務型的專業合作組織,使產業開發開始成為各鄉鎮脫貧致富的主要措施。截至目前,已投入整合資金3521萬元用于產業扶持。各掛包幫村的部門單位也積極多方籌集產業發展資金幫助各貧困村、貧困農戶用于種養殖產業。 完成38個貧困村集體經濟調研,結合地方特色優勢,培育近期增收與長遠增收產業,引進種植樹莓、冬桃、油橄欖等經濟作物7600余畝,鞏固提升種植馬鈴薯、苦蕎、青稞等傳統農作物1萬余畝,改良種植核桃、花椒、青刺果等經濟林木1.2萬畝,種植中藥材1500余畝。發展特色養殖藏香豬、尼西雞等3.5萬余(匹、羽、只),確保今年脫貧人口達到增收標準。著手貧困村鄉村生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啟動集體經濟試點村建設,18個貧困村共建立合作社204個。 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各鄉鎮開展道路環境衛生整治行動69次,清理垃圾亂堆亂放23處;各鄉鎮已啟動村組垃圾池、垃圾焚燒池等建設。其中,全市18個貧困村、210個村民小組垃圾池、垃圾焚燒池建設224個,完成率30%。 雙推進進一步加強。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采取羅列問題清單、“一對一、點對點”整改落實的方式,抓實分類定級晉位升級和集中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工作。訓強骨干隊伍,完成全市11個鄉(鎮)黨委專職副書記、組織委員(干事)、62個村(社區)“兩委”、村務監督委員會負責人共200多名基層干部大規模、全覆蓋培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