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節前,記者走訪香格里拉市大小超市、農貿市場發現,象征八月十五團圓美好的各色月餅擺滿超市顯眼的位置,各類嬌艷欲滴的新鮮果蔬大量上市,品種豐富。走在街頭巷尾,走進商場超市,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 吃“團圓飯”是主流 記者走訪了一些香格里拉居民,除了少數人和朋友出去聚餐或外出旅游外,很多人都表示:“當然是和家里人一起吃團圓飯。” 而在選擇吃團圓飯的群體中,除了極少部分家庭下館子吃“中秋團圓飯”,更多市民選擇中秋夜在家吃頓溫馨而豐盛的晚餐。記者走訪了解到,很多平時生意火爆的餐廳中秋晚飯預訂率并不高。 隨后,記者咨詢了多位市民,他們中超過九成的人表示,中秋夜肯定在自己或親戚家吃飯,不會選擇到餐館過節。家住香巴拉小鎮的格茸拉姆認為,到餐館吃飯雖然省事但缺少過節的味道,“中秋這樣的節日和家人一塊做飯,邊吃邊聊才有味道。”“90后”王小姐則表示,選擇在家吃飯主要是出于對老人意愿的尊重。 “土產品”走俏 民以食為天。團團圓圓過中秋,這場團圓飯,陪家人吃些什么好? 記者在香格里拉市向陽農貿市場發現,在種類繁多的瓜果蔬菜中,農家糯包谷、青核桃、板栗、蘋果、梨子……這些合時令上市、模樣并不鮮亮的“土產品”攤位前的顧客絡繹不絕,不少物美價廉的“土產品”受到搶購。 正在市場上買現剝皮青核桃的魯茸竹瑪說:“如今吃什么是不愁了,我們關鍵看是不是生態健康的,土雞、土豬、牦牛肉、農家水果蔬菜這些東西都是我家中秋晚飯不可缺的。” “打月餅”是主題 雖說隨處都有現成的月餅賣,但在今年的中秋節,更多的人是自己“打月餅”。 14日一大早,魯茸卓瑪一家就在香格里拉市區的家里忙了起來。案板上放著和好的面,食用顏料、核桃仁、紅糖、豆沙、薄荷等餅餡,隨著一陣賞心悅目的忙碌,一屋子飄起了餅香。魯茸卓瑪說,她是香格里拉市尼西鄉幸福村上橋頭村民小組人,每個中秋節做傳統月餅是最主要的活動。月餅不僅自己吃,按傳統還得給親朋好友送幾個。 現如今,包裝得如同板磚的豪華月餅已經喪失了對香格里拉市民的吸引力。人們更愛月餅里的家鄉味,除了自己做月餅,也有人在大街小巷尋找好味道的手工月餅,相比各個蛋糕店月餅攤位前的冷清,阿枝糕點等傳統手工月餅店門前聚集了不少買月餅的人。 “快遞小哥”少不了 你想在香格里拉家里吃到江蘇陽澄湖大閘蟹怎么辦?你想在中秋宴上擺上突尼斯軟籽石榴、新疆馬奶提、北海烤海鴨蛋怎么辦?你想給外地的朋友寄親手做的月餅怎么辦?……現如今什么都好說。 家住銀監小區的伊追女士就是網購、微信購的忠實追隨者,大到電視機,小到水果,家庭所需的很多東西都在網上購買。就在一周前,她剛剛在網上訂購了陽澄湖大閘蟹。“東西已經收到了,中秋蟹很好,主要是孩子和丈夫都愛吃。現在網購很方便,物流也四通八達,我姐姐家在紅坡村,也經常在網上買東西。”她說。 在韻達快遞公司,有快遞小哥一邊忙碌著打點包裹,一邊告訴記者:“中秋節期間要送的東西比平常要多,不僅是城區,城邊村鎮、包括我們公司已經開通的拖頂、霞若等鄉鎮的包裹也很多。”( 楊翠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