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陳義 通訊員 蘭學平) 今年以來,香格里拉市以“六大工程”為引領,加大落實力度,有序推進脫貧攻堅進程,“第二個百日會戰”初見成效。 基礎設施建設取得實效。4公里以上的農村通組公路通暢項目已開工711.987公里,完成300 公里水泥路建設任務,完成投資 32678 萬元;完成洛吉鄉尼汝村、五境鄉倉覺村、金江鎮仕達村等行政村和衛生室的寬帶建設,洛吉完小、五境完小、金江完小已通寬帶;在建塘、小中甸、虎跳峽、金江、上江、五境、三壩、洛吉等鄉鎮建成66座水池、64座過濾池、31座攔水坎,還有部分村已完成管線開挖。完成尼西鄉湯滿村2個光伏提水工程和幸福村奔東小組農田灌溉項目的前期準備。各鄉鎮2016年退出計劃的18個貧困村水利設施建設土建部分已完成,管材已到達各鄉鎮并準備安裝。 貧困村產業發展思路明晰。目前,該市正在進行38個貧困村冬季農作物種植意愿統計,籌備冬季農作物生產計劃。通過對18個貧困村開展產業種植、收入情況調研,及時組織技術人員對村集體經濟進行指導和督促,并協助貧困村合理安排實施內容、資金管理。18個貧困村已初步制定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新建、興文、江邊、白地、諾西、吉迪、尼汝等7個貧困村已組建注冊集體經濟組織(村集體企業);福庫、翁水、翁上3個村整合組建村級專業合作社;其余8個村以“村黨總支+合作社”或“村黨總支+公司”的方式組建集體經濟組織。 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全市11個鄉鎮持續開展48 次田園清潔行動、清理67 處亂堆亂放農業生產廢棄物;全面清理鄉村水庫、河流、溪流、池塘、溝渠等周邊垃圾,保持水面清潔(11個鄉鎮共清潔水源整治行動67 次,清理垃圾亂堆亂放37處)。目前,全市18個貧困村、210個村民小組垃圾焚燒池建設完成率達到30%,部分鄉鎮垃圾焚燒池正在建設中。建立全市行政村、村民小組環境改善長效機制,并納入村規民約,80%的行政村已形成環境改善長效機制。 基本公共服務建設穩步推進。該市下發《2016年扶貧攻堅綜合性村民活動室建設實施方案》,對綜合性村民活動室建設項目推進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各鄉鎮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生態環境保護進一步加強。完成退耕還林工程作業設計編制,上報州林業局天退辦等待評審及批復。同時,涉及到退耕還林任務的鄉鎮已按相關要求,完成雨季造林4690畝,并對往年退耕還林地塊進行補植補造,三壩鄉及虎跳峽鎮完成退牧還草1200畝。 群眾能力素質進一步提升。該市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勞動力技能培訓,東旺鄉368人參加砌筑工、中式烹調技能培訓,格咱村39人參加大棚蔬菜種植技術培訓,上江、格咱、建塘、三壩、尼西5個鄉鎮13個村民小組共舉辦畜牧業科技技術培訓13期培訓496人。在虎跳峽鎮東坡村、永勝村、紅旗村,三壩鄉安南村,格咱鄉翁水村、木魯村,尼西鄉幸福村,小中甸鎮團結村,洛吉鄉尼汝村,東旺鄉躍進村、新聯村、上游村學前教育維修改造幼兒園項目點建設方面,五境鄉澤通村、三壩鄉東壩二村、格咱鄉翁上村已完成工程建設總量的60%以上,東旺鄉中心村、格咱鄉浪都村正在建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