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州第八次黨代會開幕大會上顧琨同志所做的工作報告指出:“要時刻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為群眾幸福而出發,全力創造人民滿意的小康新生活”。 對社會保障、就業創業等民生問題,廣大市民滿懷希望、充滿期待;審議州委工作報告時,州第八次黨代會代表在暢所欲言、憧憬未來。 市民經歷 醫保政策惠民 減輕經濟負擔 “要不是近幾年出臺的惠民醫保政策,我不敢想像現在我家會是什么境況。”德欽縣佛山鄉14歲的扎西擁登的母親說。 今年8月,扎西擁登因意外摔傷導致右小腿粉碎性骨折,扎西擁登的父母將他送入解放軍第六十中心醫院進行手術,經過18天的治療,扎西擁登才得以出院,住院期間所花的治療費、平日里的生活、交通費近萬元,使這個本就貧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就讀州藏文中學的幫助下,扎西擁登得到2000多元的醫藥費報銷,替扎西擁登家減輕了不少負擔。 去年7月,香格里拉市建塘鎮金龍社區的楊紅英由于膽結石,在大理市第一人民醫院做了手術,花了1萬多元。因女兒幫她繳納了城鎮居民醫保,近7千元的治療費用得到報銷。“當時女兒說要替我參保時我還反對過,我不病不痛的參保有什么用,這次住院,我享受到了國家的優惠政策,現在我時常在勸導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們積極參保”楊紅英說。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就醫療保險而言,政府為學生、五保戶、新生兒、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參保,城鎮居民每年只需繳納120元,一年內最高可報銷18.5萬元的醫藥費。”黨代表李永珍說。她建議相關部門加大這方面的宣傳,把政策內容和材料放置到社區,使這些惠民利民的好政策能惠及更多的基層群眾。 代表展望 健全社會保障 就是為了“富民” 黨代表孫燦喜說,州委工作報告中指出的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強化質量監督和分配管理,逐步改善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等,都是為了實現“富民”而努力。近年來,我州在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使不少居住條件不好的市民改善了居住環境。 今年9月6日,72位迪慶州公租房一期第11批住戶完成了現場抽簽,辦理手續后,他們將入住州公租房小區。黨代表何萍說,我州本級保障性住房于2011年由州人民政府投資建設,總規劃建設2792套,共16.5萬平方米。目前,已竣工驗收1032套,已基本建成未進行分戶驗收1760套。小區配套有幼兒園、活動中心、廣場、超市、專業物管、自助銀行、公交等服務設施。自2013年第一批分配入住至今,總抽簽配租918戶/次,扣減未入住和退租戶,目前,實配租828戶約2500余人入住,正在逐步改善困難群眾的住房條件。 市民經歷 回歸故土創業 獲政策“紅包” 現在我有了寬敞的攝影室,并有自己的格桑花外景基地,開設了藏文化主題體驗館,并聘有15名技術人員,有攝影師、數碼師、化妝師等。”來自巴拉格宗原色攝影工作室的索浪農布說。 記者在原色攝影工作室里看到,工作室里擺滿了藏式傳統服飾、頭飾、手繪工藝品,形式多樣。索浪農布告訴記者,從學校畢業后,他就一直在外打工,因為愛好攝影,用打工賺來的錢來學習攝影技術,由于熱愛自己家鄉的藏文化,他回到家鄉創立攝影工作室,在遇到資金短缺時,得到了香格里拉市勞動保障局的幫助,申請到“貸免扶補”創業貸款資金,成立了工作室,并將傳承傳統文化作為他的創業方向。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為鼓勵更多大學畢業生、退伍軍人、農民工及下崗職工創業致富,幫助他們解決創業過程中資金緊缺的問題,州總工會全面落實“貸免扶補”政策,累計發放“貸免扶補”創業貸款465萬元,幫助81名青年創業,帶動全州近500人的就業。為許多想通過創業改變自己的命運、實現人生價值的創業者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幫助他們成長致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代表展望 把迪慶建設成創業型城市 黨代表龍甲提出了把我州建設成為創業型城市的想法。他說,新形勢下我州充滿發展機遇,但創業不是由哪一個部門具體負責,而應該讓全社會都來推動。 黨代表劉佳認為,州委工作報告提出的要著力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大力倡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設一批具有迪慶特色的創業孵化基地,以創業帶動就業。全社會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幫助失業者再就業,為創業者提供條件,讓更多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建設文明、和諧、幸福的新迪慶。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云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