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云南香格里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因共同的理想而相聚,也因這共同的理想,堅持科技研發,不斷突破冬蟲夏草培育產業化難題,為冬蟲夏草產業奠定良性發展的基礎,他們就是香格里拉市宜康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 走進宜康寶公司冬蟲夏草培育基地,員工們正在忙碌著,只見整齊劃一的培育箱內,一棵棵冬蟲夏草破土而出,讓人不得不對這項技術拍手稱奇。 冬蟲夏草是中華醫藥的瑰寶之一,歷史以來貨源依賴野生資源,市場緊缺、價格昂貴,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冬蟲夏草供需矛盾日趨突出,我國冬蟲夏草陷入“越少越貴、越貴越挖、越挖越少”的惡性循環,高強度的野外采集不僅使冬蟲夏草的天然分布區越來越狹窄、而且對產區的自然環境破壞日趨嚴重。冬蟲夏草的主產區——青藏高原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是部分亞洲地區和我國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冬蟲夏草還是廣大藏區農牧民的重要經濟來源,關乎藏區的和諧穩定。 2010年,香格里拉市宜康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技術專家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組建了研發團隊,在迪慶州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著手實施解決冬蟲夏草產業化培育難題的研究計劃。研究計劃實施以來,發現了中華蟲草菌感染蝠蛾幼蟲的途徑,填補了冬蟲夏草生活史演變關鍵生長環節不清的知識空白,使人工環境培育冬蟲夏草及野外恢復冬蟲夏草種群成為現實;發現了冬蟲夏草寄主蝠蛾幼蟲的休眠特性和遷移特性,從而可制定針對性的養殖方法,減少養殖過程中的死亡率;冬蟲夏草產量從初期的幾十克增加到幾千克,培育技術得到不斷完善;培育出的冬蟲夏草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的DNA物種鑒定。 2015年,該公司參加由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創新創業大賽,參賽項目“冬蟲夏草種源擴繁中心及野化培育基地建設”獲得云南賽區杰出創業獎,公司被選拔為代表云南參加生物醫藥組國家級決賽的3個參賽隊之一。 冬蟲夏草培育產業化后,是否會影響廣大農牧民的經濟收入?宜康寶公司研發團隊主要負責人張燦明對此問題進行了認真解答。他說:“如果將冬蟲夏草產業化從現在開始設定,那么按現有技術水平,再過20年,人工培育的產量還難以彌補因過度采集而導致的逐年減少的自然資源。從理論上講,隨著技術進步,將來冬蟲夏草產能規模可以無限擴大,但需要加以理性控制,而且這種控制是容易實現的,這是因為冬蟲夏草人工培育行業具有很高的技術壁壘,進入行業的門檻高,容易形成壟斷經營,從而輕易控制產能規模。另外冬蟲夏草產業化培育不能走許多生物資源開發的老路,使得行業規模不可控,要通過專利布局阻絕市場競爭對手,各冬蟲夏草產業化領軍企業還要在產能控制上建立合作機制。冬蟲夏草可在全人工環境下培育,也可用室內培育的種源野外放養,而后者更符合現代農業產業的經營模式,可使冬蟲夏草產業植根于廣大藏區,形成企業和農戶雙贏的格局,可有效降低成本,可獲得最接近天然品質的冬蟲夏草,其實是一種和諧穩定的多贏格局。” 一次次技術的集成、一項項成果的獲取,飽含著技術研發團隊的汗水和心血,利用這些集成的技術成果,宜康寶公司正在進行野外蝠蛾放養和野外接菌研究,期待在不久的將來使該技術成果在增加藏區農民收入和保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更讓這飽含汗水和心血的科技成果轉化成為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香格里拉網記者 王維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