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娃娃上學了沒有?豬長得怎么樣?能銷售的有沒有?再過幾天我又來看望你!”9月6日一大早,李強就接到了遠在香格里拉市的“親戚”肖瑪的電話。 肖瑪是云南省煙草公司迪慶分公司總經理,李強是維西縣攀天閣鄉美樂村阿尼打村民小組貧困群眾 。是什么“緣”把這兩位素昧平生的漢子的心連在一起的呢? 去年12月中旬,肖瑪第一次踏進李強家門的時候就回答了這個問題:“老李,你們一家人就是我的親戚。我們開展精準扶貧掛包幫工作就是要通過努力,不讓包括你在內的每一位貧困群眾在小康路上掉隊。”因為有了這個“緣”,肖瑪8次到李強家走親戚,真心真意幫親戚。 肖瑪的日記里記下了李強這一家人:傈僳族漢子李強是遠近聞名的道德模范,他的事跡感動著十里八鄉的群眾。李強今年45歲了,一個肩膀扛著一副沉甸甸的擔子,他長期贍養著兩個殘疾人,一個是他的哥哥,一個是他的姐姐,膝下還有兩個在讀書的孩子。無論生活怎么艱苦,李強對殘疾的哥哥、姐姐不離不棄。李強很勤快、很能干,會做泥水活,家里能下廚房,地里莊稼種得好。像李強這樣的人,我們要伸出溫暖的手幫助他渡過難關。 自從與肖瑪結成“親戚”關系,李強家便發生了變化。 李強永遠記住去年12月16日那一夜。肖瑪與李強的家人坐在火塘邊,在暖洋洋的氣氛中拉家常,講脫貧,談小康。 “有黨和政府的支持,有你們一家人的努力,好日子就在眼前。”肖瑪拉著李強的手說,“我了解到了你家的情況,找到了致貧原因,今后,我們一起來做這樣幾件事情:第一件是千方百計供娃娃上學,切斷貧困代際相傳的根,用知識改變命運;第二件事情是從你因照顧殘疾哥哥姐姐、不能外出務工的實際出發,利用你很會養豬的特長發展土豬養殖業,走上產業致富道路,但有一條要求就是必須講誠信,向消費者提供地道的土豬肉;第三件事情是我們共同來改善你們家的居住條件。” 為幫助李強家脫貧,李強生產的豬有多少,肖瑪就幫助銷售多少,價格是市場價格的2倍,也就是每市斤活豬20元,其中每市斤由肖瑪補貼4元,公司扶持6元。 在肖瑪的幫助下,李強家土豬養殖業已經發展到13頭,賣了4頭肥豬,賺到了9000多元錢。 在肖瑪的幫助下,李強家好事情接連不斷,目前,他們家正在改建住房,擴建豬圈、擴大養豬規模的工作也正在抓緊進行。 面對肖瑪的真心真情幫扶,李強感概萬分,他說:“在肖總的幫助下,我有事情做了,有錢賺了,再這樣干上幾年,我就能奔小康了。”(楊洪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