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響脫貧攻堅沖鋒號 奔子欄鎮作為德欽縣“精準扶貧”的示范鎮、重點區、試驗地和領頭軍,對云南省四大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脫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全力以赴開展精準扶貧 此次精準扶貧相對于以往的“粗放扶貧”有本質上的不同,既要做到“雪中送炭”又要增強“造血功能”,這樣的脫貧對少數民族連片特困區意義重大。 “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結合迪慶藏區特困連片區的實際情況,各級黨委政府制定了一套思路清晰、邏輯縝密、科學實用的貧困戶認定標準,使貧困認定工作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該鎮深入群眾,實地探訪,通過村民反映、村民小組推選、村民大會通過、村委會篩選、政府再次核對等層層了解,制定準確無誤的貧困戶檔案,確保無一本錯誤、無一戶疏漏。 分類應對,規劃產業,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以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信息為基礎,將貧困原因按照認定標準分門別類,制定相應的脫貧對策,確保脫貧工作有的放矢。 具體落實,推進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政府全力投入資金、人力、物力,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因地制宜,將各項脫貧政策落到實處;驗收脫貧工作,保護脫貧成果。查漏補缺,嚴格防止部分地區、部分農民重新返貧,在保證現有的脫貧成果的同時,鞏固和強化脫貧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對癥下藥 措施得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此次精準扶貧針對過去“輸血式”扶貧轉變為“造血式”扶貧,該鎮結合在教育、就醫、住房、產業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對癥下藥提出以下幾種應對措施。 學有所教。奔子欄鎮因學致貧的現象比較突出,針對這一問題,按照德欽縣脫貧攻堅實施方案,該鎮認真落實14年免費教育,加大“控輟保學”和9年義務教育學校管理考核,并為家庭困難學生提供資助。 病有所醫。因病致貧、因殘致貧是奔子欄鎮主要致貧原因。在保障貧困戶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的基礎上,將貧困群眾納入大病救助范圍,同時聯系扶貧掛鉤單位,聘請專家集中聯合會診治療,提高救治水平,對就醫報銷后仍造成巨額欠債的貧困戶,經核實、公示后由政府、掛鉤單位、社會捐資等方式減輕貧困戶經濟負擔。 勞有所得。奔子欄鎮群眾缺少致富產業、缺乏勞動技能,農民無法增產增收。該鎮積極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業和旅游業;因地制宜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勞動力轉移培訓和勞務輸出,培養農村致富帶頭人。 住有所居。該鎮針對因災致貧,生態移民致貧,道路不通致困等現象,圍繞脫貧攻堅目標要求,著力實施水利、電網、農村通訊網絡、防災減災、農村新能源建設等改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建設美麗宜居鄉鎮。 持之以恒 力爭打贏脫貧攻堅戰 奔子欄鎮作為德欽縣精準扶貧的領頭羊,其工作難度、強度不言而喻。在資金、時間和平衡精準扶貧促發展與推進生態文明和諧方面都面臨較大困難。該鎮積極采取措施破解面臨的難題。 資金方面,將上級安排的預算內外涉農資金統一集中到精準扶貧專項賬戶,并申請上級借款。同時放活部分財政資金,并代建融資,以邀請方式與有實力、資質、講信譽的企業進行合作,委托代建或企業墊資代建。與銀行洽談,申請專項貸款。 時間方面,該鎮從年初開始就進行扶貧項目準備工作。5月以來,該鎮如火如荼推行各項脫貧方案。 平衡發展與生態保護方面,該鎮秉著“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 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和節能灶等新能源的應用,推廣特色種植、養殖業,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精品路線促進旅游扶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