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無論人們對黃金周有怎樣的看法,2016年國慶黃金周依然在熱鬧中度過。從1999年第一個國慶黃金周至今,全國出游人數從2800萬增長到近6億人次。18年間,這種7天集中休假制度,讓人們對旅游、休閑有了越來越廣泛而深刻的認知。同時,產業發展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話題 當前,云南旅游正處于全力推進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轉什么、向哪兒轉等問題備受關注。而國慶黃金周則更像是一個風向標,我們可以從中發現一些值得關注的方向。 旅游休閑 已成黃金周最大主題 “這幾天的朋友圈,就是攝影比賽的大舞臺。為了表示自己不落后于人,在此曬圖以示‘我在旅途’。”這是小楓(化名)在今年國慶黃金周第4天發的微信,盡管因為工作值班的關系不能出遠門,但小楓還是抽出一天時間陪著老人、帶著孩子去了晉寧縣的滇海古渡大碼頭。 小楓認為,旅游已經成為黃金周休假的第一大主題。同時,越來越會玩的老百姓們,在黃金周的表現也越來越理性。 早在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其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落實職工帶薪休年假制度等發展目標。從那時起,國民休閑時代就向我們走來。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2016年,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將旅游文化產業列為重點發展的八大產業之一,并出臺了《云南省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三年(2016—2018年)行動計劃》。省委書記、省長陳豪指出,未來3~5年,我們將以“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氣魄,切實打破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小富即安的思想禁錮,把轉型升級作為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的頭等大事,全力推動旅游邁入轉型發展的快車道。 從國慶黃金周的情況來看,云南旅游市場總體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7天時間內,全省共接待游客1363.56萬人次,同比增長17.24%;共實現旅游收入88.55億元,同比增長21.54%。 青山綠水 吸引游客的重要法寶 黃金周,人們喜歡去哪玩呢?游客們似乎也用腳步作出了回答:去山清水秀的地方。 云南省假日旅游信息統計預報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以16個州市為旅游目的地,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游客接待量增幅最高,同比增長103.40%。在全省23個主要旅游景區(點)中,瀘西阿廬古洞景區接待的游客量同比增幅最高,達117.60%。 文山州是句町古國所在地,也是“地母文化”發源地,擁有迷人的普者黑山水、神秘的壩美“世外桃源”……近年來,為了能夠真正有效地保護好文山旅游資源,文山州先后制定了《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普者黑景區保護條例》、《文山老君山保護區管理條例》等,用法律來守護綠水青山。 今年7月9日,云南省旅游文化產業推進組到文山州丘北縣召開普者黑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項目選址及規劃協調現場推進會。普者黑和壩美,瞄準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的方向,朝著“云南旅游文化產業新高地、全省旅游文化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國際著名旅游目的地”的三個定位加快發展。這個黃金周,青山綠水給文山旅游帶來了新的驚喜。 此外,一說起瀘西,人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瀘西蔬菜端上G20杭州峰會餐桌》的新聞。剛剛過去的黃金周,這里也有許多人慕名而來,除了品嘗綠色美食外,還欣賞到了歌中所唱的綠色美景。近年來,瀘西縣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做出成績,為“云南第一洞”——瀘西阿廬古洞景區鋪墊了最美的底色。 旅游創意 滿足市場上的新需求 “景區每天接待游客約6000人次,收入比平時增加了4至5倍。”盤點黃金周的收獲,香格里拉結達木景區董事長拉茸春平很有體會。 結達木旅游景區占地7000多畝,海拔3300米。地處世界自然遺產“三江并流”腹地,位于茶馬古道必經之地——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鄉團結村吉沙村組。拉茸春平告訴記者,旅游創意是打開市場的“點金術”。 今年以來,昆明賽萊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開始為結達木景區轉型發展出謀劃策。總經理熊劍鋒介紹,他們充分利用景區的草原牧場、原始森林、峽谷瀑布、湖泊溪流、秀美濕地、云海日出、神山神樹、藏族文化等資源,規劃以自駕車旅游為突破口,聯動周邊村莊、山林、雪山、牧場、景點等資源,構建以藏文化為靈魂的露營地,帶動全州旅游新業態的培育。 思路決定出路,熊劍鋒帶領一批旅游規劃專家給拉茸春平的景區經營帶來了靈感,他們在自駕游、露營等出游新方式上做文章,為這部分迅速增長的目標客戶群量身訂制獨具香格里拉藏族文化風情的旅游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上的新需求,也在這個金秋十月,從黃金周旅游市場上掘出了“真金白銀”。 綜合監管 維護旅游景區的秩序 “當國家旅游局聯合檢查組在麗江看到當地的旅游警察隊伍有160多人,他們著裝統一、執法嚴明、行動迅速,兢兢業業地奮戰在黃金周旅游工作一線,大家很感動、很震撼!”云南省旅游執法總隊總隊長劉昆峰介紹。 9月30日至10月4日,國家旅游局及國家工商總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我省昆明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麗江市的旅游市場進行了督查。他們通過實地察看,對云南旅游綜合監管服務進行了“點贊”。 10月9日,國家旅游局發布了“十一”假日旅游“紅黑榜”,其中“紅榜”榜單上,云南麗江古城等一批5A級旅游景區上榜綜合秩序最佳景區。另外,國家旅游局聯合檢查組要求我省認真探索全域旅游形態下的旅游市場綜合監管模式,走出新路,做出樣板;要舉一反三,全面排查旅游安全隱患,推動游客安全保障長效化、常態化管理。 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余繁認為,旅游綜合監管體制機制建設任重道遠。目前,我省16個州市正在建立和完善旅游市場綜合調度指揮機構,完善旅游警察隊伍工作機制,推動建立旅游巡回法庭。全省正在健全完善導游準入退出機制、導游派遣和薪酬制度;制定責任清單,完善旅游市場法規體系,推進旅游綜合執法改革和旅游標準化建設,提升旅游企業貫標覆蓋面。 全域旅游 旅游轉型升級大方向 “堵車!”這是黃金周旅游最令人頭疼的一個問題。一方面,集中休假、萬眾出游是客觀原因;另一方面,這也暴露出客觀存在的交通基礎設施短板。長期以來,外地組團旅行社抱怨云南旅游產品交通成本高,如今,這個問題仍然影響著云南旅游線路設計的多樣化。 “旅游轉型升級的大方向是全域旅游,路徑是融合發展,這需要大交通、大服務和大網絡的支撐。”云南旅游規劃研究院副院長蒙睿提出,國慶黃金周的交通擁堵等問題不容忽視。他分析,隨著“五網”建設的深入推進,旅游通達條件不斷改善,旅游轉型升級的發展空間還能拓展。另外,當“處處有風景、人人是游客”的全域旅游、大眾旅游蓬勃發展的時候,社會公共服務問題至關重要。還有,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共享經濟、“互聯網+”已經成為提升旅游發展質量的重要動力,云南應同步世界進入智慧旅游的藍海。(云南網 云報全媒體記者 儲東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