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模式 注入新動力 算一算經濟收入賬,維西縣永春鄉美光村馬邊海村民小組的群眾心中樂開了花。今年,馬邊海村民小組的農戶獲得四份收益:一是每年地租每畝700元,二是基地務工補助每人每年2400元,三是向公司提供基地肥料山基土每年每畝4車共計2400元,四是年底二次分紅戶均3380元。四份收益可實現戶均每年增收15000元以上。 馬邊海村民小組的群眾是在永春鄉探索“總支+公司+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模式中得到實惠的。永春鄉美光村黨總支與維西縣供銷土產公司合作,在馬邊海村民小組建設72畝的云當歸基地,將村總支入股占40%的財政支農資金量化給23戶農戶(含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基地由公司負責經營,并輻射帶動全鄉600多戶群眾種植云當歸2000多畝。 自全州打響精準脫貧攻堅戰以來,永春鄉圍繞精準扶貧目標任務和全面建成小康永春目標,積極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讓產業建設項目早落地、早開花、早結果。 新模式注入特色產業發展新動力。該鄉采取“一引二計劃”方式,引進企業,增強永春發展活力,打好產業脫貧攻堅戰,推動永春跨越發展。“一引”即營造宜業環境,引進龍頭企業,參與脫貧攻堅,帶動脫貧產業發展,加快貧困群眾脫貧摘帽步伐。“二計劃”即實施農村能人培養計劃和勞動力技能提升及轉移計劃,轉變觀念,提高素質,增強脫貧本領,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該鄉瞄準產業脫貧一批目標,引進碧羅雪山、蘭草等6家規模大、信譽好、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創新發展模式,大力發展以“香格里拉永春中藥谷”為標志的健康產業,以中華蜂養殖為代表的甜蜜產業和以冰葡萄產業為重點的幸福產業,以“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總支+公司+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股權量化資產收益”“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持”模式,建設產業扶貧造血“四萬四千特色產業基地”,即萬畝中藥材基地、萬頭土豬基地、萬羽蛋雞基地、萬只烏骨羊基地和千畝稻田養魚基地、千箱中華蜂基地、千畝冰葡萄基地、千畝水果基地。 “二計劃”行動增強內生動力。該鄉落實《永春鄉脫貧攻堅農民素質技能提升行動計劃(2016—2018年)》,在著力提升群眾自我發展能力上見成效。瞄準教育脫貧一批目標,鞏固提升“普九”成果,大力開展職業教育扶貧、技能培訓扶貧和助學扶貧,力爭貧困戶戶均有1人接受過職業教育或技能培訓并走上勞動崗位;以縣人社局為牽頭單位,開展以核桃、中華蜂養殖、冰葡萄等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技能培訓;通過與“東啟風”駕校等企業合作,大力開展職業教育扶貧、技能培訓扶貧和助學扶貧,力爭貧困戶戶均有1人接受過職業教育或技能培訓并走上勞動崗位,實現技能培訓一個、轉移一個、就業一人、致富一戶、帶動一方。截至目前,完成泥水工等實用技術培訓5期828人,種植技術培訓4期450人,養殖技術培訓4期389人,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298人次;完成大車駕照培訓6期10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0人);培養黨員致富帶頭人26名。(楊洪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