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洪程) 今年以來,維西縣永春鄉黨委、政府依托毗鄰維西縣城、維西生物園區核心區等優勢,制定落實發展高原特色農業規劃,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民收入快速增長。 該鄉引進6家農業龍頭企業,創新產業鏈和農戶利益聯結機制,支持農業企業以合同、訂單等模式與農民或農民合作社建立穩定合理的購銷關系;支持農業企業以保底價收購、現金或實物返還、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利潤分成、保底分紅、二次分紅、二次返利等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切實保障土地經營權流轉、農產品購銷、社會化服務、利益兜底、收益分成等環節上的農民利益。 以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融合發展。慶福巖東合作社等與蘭草公司簽訂保底價收購中藥材合作協議,由公司負責提供技術支持和優質種苗,合作社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中藥材2500多畝,輻射近1000戶建檔立卡戶。按保底價格計算,戶均純收入6000元。 以公司+基地+農戶的土地流轉模式融合發展。在拖枝營盤村民小組流轉土地490畝,涉及農戶80多戶,由宏達公司實施規范化種植中藥材基地和良種繁育。農戶可獲得土地流轉和務工雙份收益,人均收入超過10000元。 以總支+公司+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模式融合發展。美光村黨總支與供銷土產公司合作,在馬邊海村民小組建設72畝云當歸基地,將村總支入股占40%的財政支農資金量化給23戶農戶(含建檔立卡貧困戶6戶),基地由公司負責經營,并輻射帶動全鄉600多戶群眾種植云當歸2000多畝。農戶獲得四份收益,實現戶均每年增收15000元以上。 以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融合發展。引進吉順有限公司,在慶福村建設一個藏香豬基地。公司統一供種、統一防疫、統一回收、統一出售,農戶分散飼養。基地提供仔豬2000頭,投放給2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飼養。由公司按協議價回收,養殖戶戶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 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股權量化資產收益模式融合發展。在拖枝村平壩村民小組建成養殖規模達30000羽的規范化蛋雞養殖基地。合作社和碧羅雪山公司各投150萬元,公司占股份51%,合作社占股份49%。合作社將其中的40%股權量化給232戶建檔立卡戶(拖枝村182戶,慶福村50戶)。平壩基地年產雞蛋400噸,除去成本后凈收入達155萬元,入社農戶戶均每年分紅可達2000元以上。 以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保底分紅模式,由合作社入股公司100萬元,公司統一生產、統一經營,合作社保底分紅,把分紅平均分給農戶。慶福村東山村民小組與碧羅雪山公司合作建成10000羽的蛋雞養殖基地,全覆蓋東山43戶農戶。合作社每年給43戶農戶保底分紅13萬元,入社農戶戶均年收入可達3000元以上。 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持模式融合發展,由維西富民公司向養殖戶無償投放烏骨羊種(每戶15至20頭),并負責技術指導,群眾分散飼養,繁殖的小羊歸農戶,保護價回收。計劃三年內投放烏骨羊種10000多頭,輻射帶動全鄉300戶養殖戶(建檔立卡戶150戶)脫貧致富。按每只公羊1000元、母羊600元計算,每戶農戶養殖烏骨羊15至20只,養殖戶戶均年收入可達15000多元。 永春鄉依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高位推進高原特色農業“四萬四千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為建檔立卡戶增收脫貧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