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以“啟夢香格里拉,共享圣境星空——鄉村旅游·生態發展·經濟分享”為主題的首屆“世界的香格里拉”鄉村旅游發展論壇暨“世界鄉村在云南”論壇在香格里拉開幕。 論壇舉辦期間,40余位專家參加主題發言,為迪慶鄉村旅游支招。專家們認為,在全域旅游時代,傳統的“觀光型”旅游發展模式已經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應該尋找適應旅游消費群體的新路徑,以便更好地滿足旅游者多樣化、個性化的消費需求,通過拓展“傳統文化、鄉村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新內涵,促進鄉村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居、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知市場者得市場,要有國際思維,但更重要的是本土化行動。”專家們建議,香格里拉鄉村旅游發展要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和吸取失敗教訓,要理性思考,科學發展。? 關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鄉村旅游發展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劉守英教授認為,旅游業已經成為消費增長與開發的主要力量,已經成為實現城鄉互動的先導行業,同時也是檢驗中國經濟轉向質量增長的試金石。鄉村旅游的興起源于城里人對鄉村價值的發現,要正確認識鄉村不同于城市的價值,鄉村的價值體現在寧靜和休閑;生態與綠色;純樸與自然;原野和和諧等,提升鄉村旅游價值是使鄉村旅游可持續的核心。劉守英建議:一是要警惕各自外力進入村莊帶來的扭曲;二是要發現鄉村的獨特性,注重多樣化發展,傳承和保護好鄉村文明以及在鄉村如何現代化上下足功夫;三是提升質量是關鍵;四是在鄉村,主人與客人的關系應該是村民永遠是主人;五是要讓鄉村復活,讓資本流入。 浙江大學旅游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婉飛就全域旅游背景下鄉村旅游開發與管理創新為題發言:要堅決貫徹習近平主席指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積極追求綠色、智能、可持續的發展和“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全域旅游發展概念和體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以旅游業為優勢產業,通過對區域內經濟社會資源尤其是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制機制、政策法規、文明素質等進行全方位、系統化的優化提升,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以旅游業帶動和促進經濟協調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協調發展理念和模式。旅游+農業、工業、林業、商貿、金融、文化、體育、養生、醫藥、地產、制造業、信息化、互聯網、新型城鎮化等,形成新的市場競爭力。全域旅游就是把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來建設、運作,景區景點內部一體化,實現人人是旅游形象,處處是旅游環境。全域旅游的視角下鄉村經濟首先要有發展模式的指導,要了解當地特色資源,區位環境,交通環境。在推廣鄉村旅游方面,需要“點、線、面”結合全域旅游推進,也需要有層次的進行點、線、面逐步推進。點就是抓好景區景點、小鎮、村莊的打造;線就是注重旅游道路建設,聯通點與點接線同時將道路沿線建成景觀帶;要在點線結合的基礎上,通過重點示范帶動效應把一鎮、一縣(市)乃至全省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他建議,迪慶州委、州政府應該依托特色資源編制“迪慶香格里拉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推動鄉村“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轉變,同時要努力實現傳統服務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打造鄉村全域旅游產業鏈,建設全域美麗鄉村,提升生活品質,獲得幸福感,提高鄉村旅游者的體驗度、滿意度和愉悅度,把香格里拉打造成國內外知名鄉村生態休閑養生度假旅游目的地。? 聚焦: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古村落保護與開發 援藏兩年的浙江大學旅游學院院長、博導、管理學博士周玲強教授,對鄉村旅游發展中的古村保護與開發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周玲強說,香格里拉鄉村旅游發展可從建設有特色的風情旅游小鎮著手。在《風情旅游小鎮——鑲嵌在美麗鄉村的璀璨明珠》的主旨演講中,周玲強明確提到“特色是旅游小鎮的關鍵”,指出鄉村旅游的發展經歷了從鄉村休閑到鄉村度假,最終發展到風情旅游小鎮三個階段,而風情旅游小鎮也就是全域旅游。 周玲強以英國蘇格蘭葛特納格林小鎮等為例,提出風情旅游小鎮建設的五個關鍵點:特色是關鍵、文化是靈魂、功能是核心、產業是支撐、景觀是基礎,建設出帶有濃郁民族風情、地方特色鮮明、人文景觀及地方生態環境具有較高審美價值和旅游價值的特色風情小鎮。他對迪慶州的風情旅游小鎮做出了設想,小中甸風情旅游小鎮:農牧旅游休閑、民族風情觀光、文化體驗;金江度假小鎮:低海拔康養度假中心;藍月山谷小鎮:高山度假、運動休閑小鎮;奔子欄旅游小鎮;阿敦子文化旅游小鎮;塔城旅游小鎮。 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中心主任規劃師丁楓以《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為主題發表演講: “如何保護這些美麗的村莊,如何讓人們幸福地生活在那里,不但是學者感興趣的,更是村民和政府切實的生活和工作。”丁楓表示,中國傳統村落眾多,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文明大國,農耕文明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面對工業文明的沖擊,傳統村落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空間載體正經受著嚴重的沖擊。通過山西平遙梁村、浙江江山清漾村和浙江蘭溪諸葛村等幾個傳統村落的案例以及大量的圖片,直觀生動地展現了古村落保護和開發的重要性。丁楓分析當前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遇到的問題,呼吁保護村落應建立自下而上的動力機制。? 追求:鄉村旅游發展與民宿開發 作為松贊系列酒店創始人、董事長,白瑪多吉圍繞鄉村旅游與民宿開發發表主題演講。據白瑪多吉介紹,2000年拿著六萬塊將自己家的老房子改造成了第一家酒店“松贊綠谷”,并從選址、建筑等方面交流松贊系列酒店的發心和緣起。松贊是一個以精品酒店為基礎的旅行平臺,是一家以文化為源動力的綜合性文化旅游酒店集團。“松贊系列”酒店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發展,已經總結出一套自有特色的發展模式,已被視為業內標桿。他說: 不管整個地區未來會有怎樣的規劃和發展,但松贊系列酒店始終堅持“地之肚臍香巴拉通道”的追求。在他看來,如果要給遠方的人做一個家的話,家是什么,是寧靜、平靜,不是熙熙攘攘,要有夢境的元素。 香格里拉應當是能啟發心靈,讓人內省的地方,什么樣的元素能代表香格里拉?那就是一個個隱藏在大山里的小村莊,寧靜的、遺世獨立的環境,她的自然、文化,才有香格里拉的意味。?(香格里拉網記者 永基卓瑪 余坤)? 專家學家在香格里拉共同簽署倡議書 呼吁:讓中國傳統村落繼續成為中華民族生命繁衍和文化傳承的沃土? 香格里拉網訊(記者 永基卓瑪 實習記者 余坤) 11月1日,論壇專家學者們在香巴拉時輪壇城共同簽署《2016云南傳統古村落保護與發展·香格里拉倡議書》。 在近日開展的首屆“世界的香格里拉”鄉村旅游發展論壇及“世界鄉村在云南”論壇中,專家們呼吁:讓中國傳統村落繼續成為中華民族生命繁衍和文化傳承的沃土。專家們提出,人類文明孕育于鄉土,鄉村承載了人們世代以來的記憶,是歷史文化最富有人情味的見證。保護傳統村落,既是一片思鄉之情,又是文化自覺,更體現著對鄉村的平等觀照。尊重傳統村落的歷史地域特點,依照真實性、多樣性、可持續與活態性原則,多方位跨領域合作,妥善保護,科學發展,延續傳統村落的生命、文化與價值,是人類共同責任和追求。 為讓中國傳統村落繼續成為中華民族生命繁衍和文化傳承的沃土,專家們倡議: 一、傳統村落的保護與發展,應建立系統的傳統村落檔案制度,如實考察,嚴格歸檔。確定傳統村落的名稱、歷史、地理位置、行政區劃、民族構成、文化傳承、宗教信仰等基本信息;考察記錄傳統村落格局與整體風貌信息,確定建筑物保護級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他生活生產方式、鄉風民俗設置立體檔案庫。 二、先建檔后規劃,嚴格按法定程序申請規劃許可。尊重傳統村落原始狀態,在保證傳統村落信息留存與傳遞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居、生產、交通、商業的需求進行規劃。 三、在專家指導下謹慎穩妥開展保護修繕。改良提升傳統建造技術,選取代表性傳統建筑試點示范改造,保證新建建筑與原有建筑保持協調一致,涉及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修繕,應符合文物部門的相關規定。 四、尊重鄉村居民身份。正確處理鄉村居民生存發展需求與傳統村落保護之間的關系,協調鼓勵居民參與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具體工作,給予外遷居民回鄉發展的便利。 五、從村落客觀條件出發,正確處理資源承載力、鄉村居民意愿與旅游資源調配之間的關系。提倡傳統村落生態旅游、生態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融合與可持續,合理規劃景點游路與游客餐飲、住宿、娛樂設施,對游客進行良性引導,使游客全方位體驗傳統村落生活的魅力,更得以傳統鄉土文化的涵養。 六、建立交流合作、互助互惠機制。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相關部門、建設單位、企業與民間組織的配合;鼓勵跨領域研討與信息共享,共同議定鄉村發展策略;建立傳統村落相關專家學者、志愿者與鄉村居民之間的交流平臺,讓更多人關注傳統村落,讓傳統村落有家的味道,讓心靈中的鄉土家園得以延續,讓鄉愁得以安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