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維西縣永春鄉黨委政府著力打好產業扶貧戰,引進龍頭企業,大力發展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為基礎模式的特色產業,做大做強以中藥材種植為主的健康事業、以中華蜂養殖為主的甜蜜事業和以冰葡萄產業為主的幸福事業等三大產業,建設“四萬四千”產業基地,實現增收產業覆蓋到每一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使全鄉群眾受益。 “四萬”即萬畝中藥材、萬只烏骨羊、萬只土雞、萬頭生豬;“四千”即千畝冰葡萄、千畝稻田養魚、千畝水果、千箱中華蜂基地。 萬畝中藥材基地,以“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與蘭草公司簽訂保底價收購中藥材合作協議,由公司負責提供技術支持和優質種苗,在慶福組織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中藥材2500多畝,輻射永春近1000戶建檔立卡戶。 萬只烏骨羊基地,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持模式由維西富民公司向養殖戶無償投放烏骨羊種(每戶15至20頭),并負責技術指導,群眾分散飼養,繁殖的小羊歸農戶,保護價回收。計劃三年內投放烏骨羊種10000多頭,輻射帶動全鄉300戶養殖戶(建檔立卡戶150戶)脫貧致富。 萬羽蛋雞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股權量化資產收益模式,在拖枝村平壩組建成養殖規模達30000羽的規范化蛋雞養殖基地。合作社和碧羅雪山公司各投入150萬元,公司占股份51%,合作社占股份49%,其中,40%為股權量化給232戶建檔立卡戶(拖枝村182戶,慶福村50戶)。以“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股份合作、保底分紅模式:合作社入股公司100萬元,公司統一生產、統一經營,合作社保底分紅,把分紅平均分給農戶。如慶福村東山組與碧羅雪山公司合作建成10000羽的蛋雞養殖基地,全覆蓋東山43戶農戶。 萬頭土豬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引進吉順有限公司,在慶福村建一個藏香豬養殖基地。由公司統一供種,統一防疫,農戶分散飼養,統一回收,統一出售。基地提供仔豬2000頭,投放給2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分散飼養。由公司按協議價回收,養殖戶戶均年增收10000元以上。 千畝冰葡萄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扶持模式在慶福草壩子、大海子、菜園子種植冰葡萄1000畝。由合作社提供種苗及基礎設施建設,群眾負責種植,公司負責提供技術指導,保底回收冰葡萄。 千畝稻田養魚基地,以“黨總支+合作社+農戶”的集體經濟模式在三家村、拖枝村建設1000畝的稻田養魚基地,覆蓋460戶農戶(建檔立卡戶96戶),由村黨總支和合作社提供魚苗和設施;由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和負責銷售,以每畝集體回收50元為基準,獲得收益除去運行成本后,全部歸農戶所有。 千畝水果基地,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股權量化、資產收益產業扶持模式土地流轉,建設水果基地2000畝,將財政支農資金股權量化覆蓋到620戶種植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3戶)。 千箱中華蜂基地,以“合作社+公司+農戶”的股權量化、社會眾籌營銷模式,拖枝蜜鄉專業合作社把117戶建檔立卡蜂農納入合作社,每戶農戶養蜂3箱,合作社養蜂規模達351箱。由合作社把產業扶持資金按每箱1000元股權量化給農戶,蜂農以蜂箱、蜂源入股。合作社負責收購和加工蜂蜜,蜂農負責養蜂管理。同時,由云集創集團向社會發起眾籌營銷,最高眾籌1800元/箱,合作社按眾籌金額的高底,每年向眾籌方提供優質純凈百花蜜。計劃3年內以該模式在全鄉推廣養蜂1000戶3000箱。 “四萬四千”基地的建設,有效拓寬了群眾(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增收渠道,穩固建立群眾脫貧致富長效機制,有力推動了永春鄉精準扶貧的進程,為確保全鄉群眾脫貧摘帽,建設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