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聞界記者共話職責使命:走好新聞人的長征路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6-11-09 08:59:22

云南新聞界記者共話職責使命:走好新聞人的長征路

記者 楊崢 攝

在第17個中國記者節到來之際,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工作者協會舉辦了“學講話精神做責任媒體當合格記者”研討會和“走好我們的長征路”——2016記者節全媒體聚焦好記者、好故事、好作品報告會等慶祝活動。云南新聞界的記者們交流研討了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的新思路、新路徑、新實踐,分享了采訪生涯里的感人故事,共話職責使命,共謀媒體未來

云南新聞界記者共話職責使命:走好新聞人的長征路
云南新聞界記者共話職責使命:走好新聞人的長征路

又一批新聞工作者受表彰。

云南新聞界記者共話職責使命:走好新聞人的長征路

于瀛(云南廣播電視臺)

云南新聞界記者共話職責使命:走好新聞人的長征路

張若谷(云南日報社)

做責任媒體?唱響主旋律 傳播正能量

優美的旋律,誰都喜歡聽;動人的故事,誰都樂意讀。

當重要會議勝利召開時、當自然災害突然來襲時、當有人惡意歪曲事實時……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誰說不是媒體喉舌應該肩負起的責任?

在云南,路網建設是關乎百姓的民生大事。多年來,“到處堵車”、“年年修路,年年修不好”、“修來修去還是堵”、“越修越不如鄰省”的“吐槽聲”,蓋過了幾年建設取得的成就。

怎么辦?如何打消這樣的疑慮,讓群眾了解一個真實的云南路網建設?

今年初,云南日報報業集團將新一年首場記者走基層·全媒體大型系列采訪報道活動聚焦“五網”建設大會戰。記者兵分5路深入全省各地20多個“五網”建設現場,采寫并及時報道大量來自一線的鮮活新聞,在發布的336篇(條)稿件中,有人、有故事、有場景、有情懷、有思考,生動反映了我省出境公路、高速公路、鄉村公路的建設成就和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集團所屬各傳播平臺綜合閱讀點擊量逾500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昭通日報牢記社會責任,不將“博眼球”、“刷點擊量”作為終極目標,堅持策劃新聞講導向、輿論監督講導向、廣告宣傳講導向,努力提升地市黨報的引導力和公信力。今年來,報社圍繞昭通“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和目標,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策劃,推出了《鎮雄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尖刀連”》《紅色革命老區煥發新活力》等一系列重大典型報道,把黨報新聞理念與老百姓關注的內容融合起來,做深做透新聞,用“三貼近”的內容展示了黨報的輿論引導能力。

不忽略身邊的大事小事,云南新聞界一如既往關注并報道了云南在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理念”以及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脫貧攻堅等方面的成效,并延伸走出去的腳步,向世界講述了云南故事。

“實踐證明,只有堅守正確的輿論導向,并在紛繁復雜的輿論場中發揮引領作用,才能不斷地鞏固壯大積極向上的主流輿論,更好地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提供良好的輿論環境和智力支持。”昭通日報社特稿部主任劉建忠,提出了對做責任媒體的思考。

“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云南媒體在事關云南發展大局和云南形象的重大事件中,勇于發聲、勤于發聲、善于發聲,唱響了云南跨越發展的主旋律,傳播了中國夢云南篇章的正能量。

與時代同行 促融合發展

“在拼‘顏值’的今天,沒有人有義務通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研討會上,云嶺先鋒雜志社編輯部主任楊建樂用“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比喻,來表達他對當下媒體創新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思考。

“什么是當下媒體的‘顏值’?是行文結構,是鏡頭畫面;是排版設計,也是刊載平臺。”楊建樂說,要想在拼顏值的今天,讓正面宣傳取得良好效果,就要在內容制勝的基礎上求新、求變,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和閱讀習慣。

面對通信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面對傳統媒體更多轉向以微博、微信、客戶端為主的網絡新媒體的實際,我省媒體紛紛主動出擊,搶抓機遇,在鞏固好傳統媒體深度的同時,加快新媒體發展步伐。

11月2日,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云南網主辦的“彩云網評”全媒體評論平臺,在云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央廚房正式上線。這是云南日報報業集團打造的又一新媒體平臺。

昆明日報社進一步研究移動互聯網時代傳播移動化、社交化、視頻化的趨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搶占移動客戶端、微信、微博等新應用新業態制高點,推進以掌上春城移動新聞客戶端等新平臺為主打新媒體產品,“將黨報搬到手機上”。

云嶺先鋒雜志社有針對性地把刊物上生硬、難讀的稿件,通過重新編輯、分解,圖文并茂地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消化,有效拓寬了刊物的宣傳面。

云南電視臺云數傳媒秉承“渠道聯通,心橋融通”原則,把中國標準成功輸出到周邊國家;云南臺國際頻道通過天上3顆衛星傳輸信號,地面直接終端入網周邊國家,把中國和云南聲音用對象國語言傳播到家家戶戶。

……

在大家的交流研討中,思想的共識更加清晰了:新常態下做好傳播力建設,就是要遵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持續推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用引人入勝的方式啟人入“道”,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悟“道”,不斷增強中國話語的影響力,不斷提升云南元素的吸引力。

大家認為,隨著形勢發展,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創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態、體制、機制,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融合發展,主動借助新媒體傳播優勢;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增強國際話語權,集中講好中國故事,同時優化戰略布局,著力打造具有較強國際影響的外宣旗艦媒體……

拳拳之心、殷殷之望,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聞輿論工作提出的要求為新形勢下做好媒體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如何把這些期待和要求貫徹落實到新聞實踐當中?如何加快媒體融合的發展步伐?——云南媒體在探索中邁出堅實步伐。

做合格記者

記錄時代聲音 講述云南故事

記者是時代的見證者、記錄者和參與者。重大事件、自然災害、脫貧攻堅,他們都在現場,用鏡頭和筆觸為時代留下注腳,用責任和擔當為中國和世界講述一個奮力發展中的云南。

2015年,經濟形勢變化,傳統行業受到沖擊……面對變化,記錄變化,傾聽民聲關注,云南新聞人不斷努力,為公眾呈現出了一大批優秀作品。

獲得云南新聞一等獎的廣播策劃《選擇》就是這樣一件作品,記者在歲末通過跟蹤采訪8個社會人物,真實再現他們的生活細節,與社會同呼吸共命運。在記者節的報告會上,記者周超分享了這部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感動。當時他跟蹤采訪出租車司機莊師傅,目睹了莊師傅從8點開車一直到晚上10點,切身感受到了這個行業的辛苦和辛酸,但采訪對象的積極樂觀和堅忍不拔的態度又讓他動容。這樣接地氣的節目播出后,聽眾們一致叫好。

在新媒體迅速發展的今天,年輕記者也在不斷奔跑,用創新思維打破慣例,打動讀者。在司空見慣的菜市場,云南網90后記者小成發現了一個由票友們組成、堅持了10年的業余滇劇團,無論觀眾多寡,《吳三桂和陳圓圓》每天下午2點準時上演。這位90后記者當即寫了一篇迥異于其他菜市場題材的新聞——《昆明篆新菜市場竟藏著一位絕世美女陳圓圓?》。報道一經推送,一天之內就在微信平臺獲得突破十萬的閱讀量。朋友圈瘋狂刷屏,以轉發的形式向滇劇致敬,數以萬計的市民知道了這樣一個劇團,專程前來觀看,給舞臺注入了新的活力。

講述好百姓喜聞樂見的小故事的同時,記者們也拓展了走出去的腳步,向世界發聲,講述關乎民族歷史、關乎中國文化的云南故事。

報告會上, 云南日報報業集團國際傳播交流中心的記者張若谷用7國語言向大家打招呼,展現一個國際新聞記者的工作能力。去年,他和同事在美國《洛杉磯時報》的新聞版面上,刊發了整版專題報道《飛虎隊:一段共享的記憶一份面向未來的財富》,成為當天全美國唯一的一個關于中國的、正面的新聞版面,這個振奮人心的故事成為云南新聞界的驕傲。

從1996年至今,云報集團已經在美國、印度尼西亞、緬甸、孟加拉國、柬埔寨、泰國、老撾等7個國家,出版了5種語言的12份《中國·云南》新聞專刊,成為世界了解中國和云南的一個窗口。

肩挑使命 走好新聞人的長征路

記者是一個風塵仆仆的職業。大家總說,記者的時間,不是在采訪,就是在采訪的路上。

這個世界變得更快了,當你每一秒刷新手機,即時的新聞正來自于記者們的奔跑。在與時間賽跑、與惡劣的天氣、突發的狀況賽跑時,記者們沒有忘記為了誰、依靠誰,他們用肩膀溫暖弱者,用腳步和汗水回饋讀者,他們勤奮工作、甘于奉獻,為社會傳遞著正能量。

新聞業內有這么句話:腳底板下出新聞。有溫度、感染人的新聞報道,一定是用忙碌的雙腳跑出來的,一定是用火熱的心感受出來的,一定是用溫暖的筆刻畫出來的。從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一年多的時間里,云南廣播電視臺記者于瀛先后六次進入獨龍江,近距離采訪老縣長高德榮。跟著老縣長到田地間、到群眾家、到生產一線,他捕捉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細節,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真實豐滿的高德榮,讓“典型”的精神力量鼓舞了云南的干部群眾。

邱艷霞(曲靖日報社)

曲靖日報記者邱艷霞講述的三張娃娃臉的故事,觸動了每個記者心底最柔軟的部分。擁有母親和新聞工作者的雙重身份,邱艷霞格外關注需要幫助的孩子。在采訪吸毒者家庭時,她以母親的身份陪伴一個吸毒家庭的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在面對困難家庭孩子的求助時,她四處奔走,用手中的筆為孩子爭取到資助。記者媽媽在忙碌時,卻常常忽略自己年幼的女兒,每次出門采訪前女兒帶著眼淚挽留都成為她辛酸的瞬間……

為了新聞在路上前行,記者有太多的艱辛和汗水,但想想肩上的職責使命,他們的腳步從未停止……

新華社云南分社記者楊牧源曾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慶典及閱兵式演練現場睡著而被小朋友圍觀;在魯甸地震采訪中有幸躲過余震中崩塌的山體,但聽到身邊群眾說的那句“辛苦啦!記者同志”,他又繼續踏上了采訪的道路。

堅守職業道德,肩挑道義,為群眾發聲,《春城晚報》的許多具有影響力的報道讓春城讀者津津樂道。今年6月,每天清晨在微信上用《春城晚報》的好版面向這座城市問好的前總編輯杜少凌,卻因病離開了我們,留給新聞界無限的哀思。

李榮(春城晚報社)

報告會上,晚報記者李榮講述的《妞妞的總編爸爸》深情描繪了一個總編爸爸因為工作的忙碌而愧對女兒的歉意,讓在場的同行無不哽咽。李榮說:“今天是第17個記者節,雖然妞妞的總編爸爸走了,但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坎坷,挑戰多艱辛,我們新聞人的長征路還要繼續!”話音剛落,現場同行熱烈的掌聲給予了他最有力的認同。

責任編輯:趙德瑋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综合精品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狠狠ady亚洲精品大秀| 国内少妇偷人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观看| 美利坚永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四虎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精品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9|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香蕉| 国产精品2018|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 |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一区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体验区|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在线| 91精品福利视频| 91大神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