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群眾致富的好主任 上吹批出生于1974年,年輕時他干過運輸,做過買賣,還跑過旅游,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是個閑不住的人。2013年,上吹批當選為尼西鄉新陽村村委會主任,自此,他始終以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任勞任怨地工作在農村第一線,被廣大村民公認為“勤政為民的好主任”。 走基層察民情 ——4年來,他走遍了全村每一個角落。 尼西鄉新陽村,海拔3160米,地處高寒山區,人均耕地1.6畝,無礦產資源,全村共有287戶、1625人。幾年前,新陽村通組道路還是泥土路,村支部活動室和村民小組活動室建設差,雖然有種植和養殖的傳統,可村民小農思想嚴重,意識不夠開放,仍然發展滯后。 剛剛上任的上吹批為盡快進入角色,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他積極開展村情民意走訪,走村串戶與農民交談,聽民聲、察民情。4年來,他走遍了全村每一個角落,其中不僅有村民代表、黨員骨干、種養大戶,也有困難戶家庭。 除了直接走訪農戶外,他還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分片到村民家中召開民情懇談會,直接傾聽群眾呼聲,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會后,他又及時整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分析原因,并提出對策及建議。“要想富先修路,改變村里的交通條件是多年來村民的一個愿望,所以我通過各種渠道,多方籌資整修道路。”上吹批雖然上任不長時間,但他不僅帶領村民修了路、改善了村里的亮化綠化條件,還建設了村民活動室、修繕了支部活動室,為村民開展集體活動提供場所。 走市場跑項目 ——發展市場短缺藥材656畝。 上吹批的家離村委會10公里,一年中除了春節以外,他其他的節假日基本不回家。他走市場、搞調查、跑項目,深入了解供需關系,幫助村民理清發展思路,發揮地域優勢,想方設法引領群眾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在村集體經濟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上吹批積極招商引資,實現了帶領村民發展生產的第一個規劃——在具司頂村民小組發展花椒和白云豆種植,并帶頭引領村民成立花椒和白云豆種植合作社和中藥材種植公司。目前,發展市場短缺藥材紋黨參400畝、金鐵鎖106畝、秦艽150畝,戶均2畝,按目前市場價格預計每畝純收入5000余元。 上吹批說,村里的第二個規劃便是打開中藥材海外市場。2016年,他前后2次外出參觀、考察國外中藥材行情,并積極與國內大公司進行聯系,確保中藥材保值、增值,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多學習搞創新 ——村民人人有項目,帶動30戶貧困戶農民致富。 除了這些努力外,上吹批還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是當地群眾的興農帶富之星。在上吹批的帶動下,新陽村的中藥材種植已初具規模。同時,還帶動全村貧困戶發展尼西雞養殖1006羽,帶動15戶貧困戶農民致富。 通過他不斷地學習和創新,將新陽村引上了發家致富的新道路,村民們說,有了上吹批,他們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起來了。(陳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