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格里拉網訊 (實習記者 余坤) 12月17日至18日,迪慶州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總結驗收會在香格里拉市古城召開。 省、州非遺專家組、三縣(市)文體廣電及各鄉鎮文化站負責人參加會議。 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三縣(市)代表分別匯報了開展第二次非遺普查工作情況。專家聽取匯報后,充分肯定我州非遺普查工作取得的成績。指出,迪慶州非遺普查工作艱苦,成效顯著,在第一次普查的基礎上,查漏補缺,搶救急需保護傳承的非遺項目,收集到大批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加強了非遺保護名錄數據庫建設,挖掘搜集整理了大量文化財富,積極有效地促進了非遺工作的發展。 專家組通過觀看非遺短片、查閱文本資料,對我州非遺資料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要求:各相關部門及人員要進一步加強畫面素材的拍攝、解說詞與畫面內容的吻合度、配樂或同期聲的正確使用,規范申報材料撰寫,突出重點,注重細節,進一步完善非遺資料,為逐級推薦申報項目做好儲備。要繼續開展資源普查工作,進一步加強學習,深入調查;要加大宣傳力度,重視非遺保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加強隊伍建設,注重田野調查,挖掘采集最客觀最本真的材料;各縣(市)要加強溝通聯系,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努力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廣和傳承的有效途徑,并建立嚴格的檔案管理制度,避免資料流失,讓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為美麗香格里拉添彩。 會議還表彰了此次普查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 據了解,我州第二次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于2014年12月啟動,歷時兩年。期間,全州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在深入挖掘、搜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全面實施國家級迪慶民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總體規劃,取得了較好成績。此次共計普查非遺項目107項、新項目83項、搶救性記錄項目14項、四級名錄項目補充材料11項、傳承人210人。推薦公布命名為縣(市)級非遺項目61項,代表性傳承人83人,共計走訪1000多個自然村寨,反復走訪民間藝人和相關人員1268人,搜集、制作、整理文字62.6萬字、圖片4129張、視頻4271分鐘、音頻1641分鐘。為建立我州非遺數據庫,完善非遺項目名錄體系,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推動非遺保護工作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