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鹽業體制改革方案》要求,2017年1月1日起,改革食鹽生產批發區域限制,實現產銷一體和跨區經營,同時改革食鹽政府定價機制,有序放開所有鹽產品價格。 這將對鹽價,以及作為云南唯一鹽業企業的云南鹽業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云南鹽業”),帶來哪些影響呢? 12月22日,云南鹽業2017年度鹽產品訂貨會在昆明舉行。本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云南鹽業在鹽價基本不變、服務質量升級的同時,無論是自己走出去,還是別人走進來,都會強化和省外鹽業公司的合作。 鹽改放開后,全國食鹽市場將呈現產品多樣化、品牌多元化、競爭白熱化的特點。未來食鹽市場的競爭將是圍繞產品質量;品牌、價格、服務的競爭。 “為了應對鹽業體制改革,我們將在保持價格基本不變、服務質量升級的同時,通過包裝升級和產品研發推出更多的新產品,使之形成基礎鹽、精品鹽、功能鹽、調味鹽、引進鹽五大系列。”云南鹽業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高品質食鹽的同時,為白象品牌的推廣、滇鹽文化的傳承添磚加瓦。” 據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在鹽改落地后,盡管省外的食鹽能進入云南市場,但在價格本身就低以及云南鹽化多年主導云南市場的大背景下,大幅降價不大可能出現,要是云南鹽化強化與省外鹽業公司合作,大幅降價出現的概率將極低。 面對即將到來的鹽業體制改革,經歷多年發展,云南鹽業形成了六大優勢: 一是全產業鏈優勢。云南鹽業具有產、供、銷三位一體的全產業鏈優勢,有利于最大限度確保省內市場份額,有限解決了產銷之間的矛盾,并為拓展省外市場創造優勢條件。 二是資源優勢。云南氯化鈉保有儲量位居全國第三,有著云南主要鹽礦資源。 三是資本和品牌優勢。云南鹽業控股股東云南能投集團上市公司身份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融資平臺;生產“白象牌”食鹽在省內外市場擁有大批忠誠客戶。 四是品質優勢。十年間,云南鹽業生產的食鹽出廠合格率100%,國家、行業抽檢合格率均為100%。 五是區位優勢。云南比鄰的貴州和廣西都不產鹽,比鄰東南亞三國。 六是渠道優勢。目前擁有15家銷售分公司、21家配送中心、5個經營網點。(云南網)(云南信息報記者 黃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