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下鄉途中,經常留意農村發生的點滴變化,道路、水渠、民房,就連路邊的綠化帶也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并且是不斷朝著好的方向改變。 兩年前的佛山鄉江坡村,路還是土路,到處都是被雨水沖刷的溝溝坑坑,小轎車根本無法行駛。今年,江坡村已經修好水泥衛生路,10多公里的盤山公路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4年前,想要去羊拉鄉得從奔子欄鎮坐一天的車才能到達,就算是越野車也得艱難前行。如今,從奔子欄鎮到羊拉鄉,只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沿著金沙江,黑油油的柏油公路在峽谷中顯得格外醒目,這些看得見的變化訴說著山鄉巨變。在云嶺鄉的紅坡村,原來的土路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整潔的水泥衛生路。在佛山鄉的魯瓦村,整潔的水泥衛生路和兩邊的路燈以及家家戶戶嶄新的小洋樓訴說著魯瓦村不斷發展的故事。 農村的路好走了,曾經缺水的狀況也成為了歷史。在缺水嚴重的斯農村,如今家家戶戶都安上了自來水,樓頂的太陽能熱水器也能讓村民在繁忙的勞動之后舒舒服服的洗個熱水澡,村民的日子都快趕上城里人的生活了。 現在,不論到德欽縣的哪一個村莊,都可以看到汽車的身影,日子好過了,汽車也成了農村人必買的交通工具,有些家庭還有好幾輛機動車。 從前,德欽縣的農作物只有小麥、青稞和玉米。如今,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全縣的葡萄產業、藥材產業以及核桃產業都形成了規模,給老百姓帶來了可觀的收入,腰包也漸漸鼓起來了。 這些看得見、摸的著的變化,是黨的各項惠民政策為老百姓帶來的福音。?(記者 江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