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提振脫貧精氣神 一個小小的農家院、一杯清茶、30個各族兄弟、一席知心的話……當我們跨進2017年時,妥洛村扶貧工作隊與村組干部、貧困戶代表已在農家園里回首攻堅克難的2016年,共商2017年脫貧攻堅大計,扶貧工作隊向貧困群眾發放7萬多元的慰問金和物資,濃濃的親情縈繞在心田。 脫貧感恩 致富思源 妥洛村隸屬維西縣維登鄉,距鄉政府所在地14公里,622戶農戶中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422戶,占維登鄉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的60%左右。貧困像大山一樣壓在妥洛村群眾頭上,艱難的脫貧路橫亙在扶貧工作隊面前。針對妥洛村群眾思想觀念落后、文化素質偏低的實際,州文化局下屬的圖書館、博物館、非遺中心、電影放映站等7家單位扶貧工作隊拿出文化精準扶貧實施方案并付諸實施,讓文化扶貧的足跡深深留在傈家山寨妥洛村。 農家園里,大家暢談過去一年道路交通、住房、飲水等基礎設施和文化扶貧帶來的深刻變化?!皼]有落后的民族,只有落后的文化。文化扶貧就是扶志氣、扶智力,挖掉致貧的根?!瘪v妥洛村扶貧工作隊副隊長和桂華的話引起大家共鳴。 2016年8月,妥洛村5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出大山,前往上海參觀學習,與上海市的小朋友學習交流,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增強了用知識改變貧窮命運的信心和決心。 妥洛村小學生能到上海參觀學習還得感謝扶貧工作隊。去年6月22日,在扶貧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上海市紡織博物館“幫教助學一對一”定向幫扶項目簽字儀式在妥洛村小學舉行,妥洛村小學生及其家長參加簽字儀式。 上海紡織博物館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管委會副主任蔣國榮代表紡織博物館宣布的幫扶計劃像春雨滋潤著妥洛村少年兒童的心田:每年暑假,從妥洛小學三年級學生中遴選3至5品學兼優的學生,由老師帶隊到上海參觀學習,費用由上海紡織博物館提供;每年開學之際,紡織博物館為妥洛小學生添置學習用具、衣物、書籍等,為妥洛小學提供書籍、畫冊、課件、視頻等資料;每年定向為3名妥洛村大學生提供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補助,總計每人每年3600元。 妥洛村是州博物館的精準扶貧掛鉤單位,上海紡織博物館負責人在與州博物館負責人進行業務交流期間,了解到妥洛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的情況后,心系貧困山村孩子的未來,決定用實際行動成就妥洛村孩子的未來。 細查幫扶計劃 件件落地開花 不讓一個貧困戶看不上電視。在工作隊的協調下,2016年,免費為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190個貧困戶安裝“戶戶通”,貧困群眾足不出戶就能聽到黨和政府的聲音,看到祖國一日千里的變化,享受到文化盛宴。 “我們村每天晚上都組織開展民族民間文化傳習,這不僅使“瓦器器”等民族文化得到保護,還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提振脫貧精氣神。”妥洛村黨總支負責人說。2016年,駐妥洛村扶貧工作隊在村里組建了傈僳族歌舞“瓦器器”傳習會,籌措資金,組織開展“瓦器器”(傈僳舞蹈12腳)傳習,吸引越來越多的傈僳族群眾加入其中,到現在,“瓦器器”表演隊員已達43名。為解決傳習會缺少活動場所問題,扶貧工作隊積極籌措資金加以解決,目前,資金已到位,建設方案已制定,并將于春節后啟動建設項目。 傈僳語電影走進傈家山寨,先進文化通過電影藝術武裝群眾頭腦。去年以來,扶貧工作隊積極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在妥洛村放映傈僳語電影6場,內容以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為主。 “治窮先治愚,治愚靠教育。這個教育是廣義的教育,包括群眾思想文化教育。”駐妥洛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在座談會上說,“去年,我們文化扶貧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今年要按照文化扶貧工作計劃,加大力度,讓文化扶貧成果斬斷貧困代際相傳的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