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城鎮的鐘英海在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里賣一些農副產品。 電器門市、服裝店、蔬菜門市、便民服務中心……走進迪慶州維西縣塔城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市場里各功能區劃分鮮明,攤位布局井然有序,農村居民可以在這里享受一站式便捷購物。 塔城鎮位于維西縣城東北方向,地處維西、香格里拉、德欽、玉龍縣四縣交界處,是“雞鳴四縣”的結合部。云南農墾集團在省商務廳的指導下,于2016年9月8日最終確定了迪慶州維西縣塔城鎮作為項目建設點,并于2016年11月2日簽定了租賃合作協議?,F在,附近村子的村民就能到這里便捷地采購年貨了。 健全商業業態 釋放農村消費空間 塔城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項目建設用地建筑面積3200平方米,該點的業態規劃包含便民服務功能區、電子商務功能區、綜合超市功能區、農業生產功能區、農貿市場功能區、物流配送功能區、市場監管區等11個區域。 “商業中心的門頭統一設計,老百姓一看就知道要在哪里買東西,還配有停車場和公廁,方便了大家,街道上也不會像以前那么堵了?!彼谴宕迕窈痛菏㈤_了家飯館,他覺得到新型商業中心采購比以前方便了很多。 塔城鎮的鐘英海在商業中心里賣一些農副產品,“我之前只是在街邊賣一點小菜,生意不好做,現在我看來商業中心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多,也改賣糌粑、南瓜子、乳扇這些,攤位租金每年500元,很便宜,我想我一年應該能掙四到五萬元!”鐘英海介紹,以前經常來購物的都是鎮上的人,隨著新型商業中心的運營,附近村子的村民也會過來買東西,鐘英海瞄準商機,提供更多產品,提升收入。 塔城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副主任和春祥介紹,目前商業中心的租金為一個門面一年2500元至3000元之間,一個攤位是每年500元。希望這樣優惠的價格能吸引更多商家入駐,豐富商業中心業態。 塔城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 塔城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電商項目展廳展示的部分特色農產品。 設立電商服務站 讓當地農產品“走出去” 在塔城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電商項目展廳,可以看到維西黑谷紅米、黃金果、白蕓豆等特色農產品。據塔城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電商項目負責人黃志鵬介紹,維西黑谷紅米在當地市場上的零售價是20元每公斤,電商服務站通過發掘亮點,包裝、宣傳,大大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艾F在維西黑谷紅米的電商市場價達到了每公斤65元,為當地的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我們有專業的檢測機構可以對農產品進行檢測,這些農產品是無公害的、有機的,我們去挖掘產品背后的故事,進行包裝宣傳以后就可以體現它的議價增值空間。”他說。電商服務站會免費為老百姓孵化產品,作為一個孵化器,免費地推廣產品。服務站也會組織村民進行培訓,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電子商務。 電商服務站通過現有的淘寶、蘇寧、京東商城等九大平臺,加上云南農墾集團自有的新農村電商平臺,統一為當地老百姓的農特產品進行標識、推廣和營銷,通過電商手段為老百姓實現增收創富。以往在偏遠的地方,因為路途不便,老百姓的農特產品可能僅僅在當地進行銷售,電商平臺的推廣,為老百姓解決了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體系建設,老百姓可以把農特產品帶到電商服務站,讓服務站進行拍照、打包、設計,幫助他們推廣,減少農產品滯銷的問題。 電商服務站提供商品待發、商品待取的服務,為農村居民提供線上線下消費并存的消費環境,推動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 加大推廣力度 2020年實現全覆蓋 2016年8月,經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了《云南省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建設推廣工作實施方案》,確定了2016年,以云南農墾集團作為投資運營主體,在除怒江州、曲靖市、文山州外的13個州市各建成1個鄉村新型商業中心。 根據《方案》中明確的選址原則和建設要求,經省商務廳、省供銷社、各相關州市、縣市人民政府和云南農墾集團共同研究決定,2016年,采取部分新建加改造、全部改造等方式在13個鄉鎮分別建設一個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具體為:昆明市尋甸縣金所鄉、保山市騰沖曲石鎮、楚雄州楚雄市子午鎮、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整碗村、紅河州元陽縣牛角寨鄉、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勐龍鎮、大理州祥云縣下莊鎮、麗江市永勝縣期納鎮、玉溪市元江縣曼來鎮、德宏州瑞麗市姐相鄉、迪慶州維西縣塔城鎮、昭通市鎮雄縣芒部鎮和臨滄市永德縣永康鎮。 云南農墾高原特色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易智表示,1月27日春節以前,13個鄉村新型商業中心都會開始運營,后期還將逐步完善和拓展新型商業中心的功能。鄉村新型商業中心的建設,“新型”兩個字首先是體現在電商平臺的打造;其次這是在傳統業態基礎上的升級,例如塔城鎮鄉村新型商業中心綜合設施內已包含農貿市場、倉儲物流、百貨超市、五金電器、農貿商鋪、便民服務、客運站等,引入了便民服務功能,老百姓可以在這里繳水電費、電話費、購買機票和火車票等等,更好地滿足老百姓的需求。 建設鄉村新型商業中心,將有助于解決云南省農村商業網點數量少、商品不豐富,難以便捷消費、生產性生活性服務匱乏、農村居民“買難”“賣難”等問題,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農村商貿流通新業態、新模式,改變農村“趕集消費”、“實體消費”等傳統的消費方式和消費理念,降低農村居民因“趕集”往返產生的時間成本和交通成本,讓農村居民買賣更加“便利化、綜合化、統一化、標準化和文化化”。2017年起,由各地和實施主體結合實際自主推廣建設,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云南全省縣、市、區全覆蓋。(云南網 記者 字月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