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灣村民小組的田野。 春節年年過,今年大不同。雞年春節,記者回到家鄉香格里拉市三壩鄉白地村過年,耳聞目睹了農村過年新變化,切身感受到農村群眾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的轉變。?下面,跟隨記者一起來看看她的家鄉正發生著什么樣的變化? 重視教育帶來的春節風景線 大眾、豐田、本田、別克、雪佛蘭、北京現代……雞年春節期間,記者在白地村波灣村民小組看到,各家各戶的大門口或院壩中都停放有一至二輛私家車,這些掛著本地或外地牌照的私家車成為農村春節新景象。 問起村里私家車多的原因,村民樹輝明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村民的交通工具也在悄然改變,過去,只有生活相對富裕的家庭才有能力購買手扶拖拉機、農用車、三輪車、摩托車,而今幾乎家家戶戶都購置了農用車,還有部份家庭購買了小轎車。 但過年期間村中車輛多的最主要原因是在外工作的人都回來了。說起"工作",和永勝大爹滔滔不絕,他說:"一直以來,波灣村民艱苦樸素,比莊稼收成,比喂養牲口,有的家庭雖然雙親從未上過學堂,但在娃娃接受教育、學習知識上卻絲毫不馬虎,供娃娃讀書長知識的氛圍在村里很濃厚,近30年來,從這個共有72戶人家的村民小組走出去的大學生有50多個,有70多人在機關事業單位就職,其中從事教師職業的就有20人,平均每家有一人是吃"公家飯"的。每到過年過節和周末,在城里上班的公職人員都會開車陸續回鄉,陪伴父母、下地干活。" 自家種植的蔬菜更受歡迎 按習俗,過年雞肉、魚肉、豬肉往往是餐桌上的主角。然而近年來,隨著農村生活水平、健康飲食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由原來的吃飽、吃好過渡到現在的吃著可口、吃著健康,滿桌子大魚大肉沒人感興趣,相反素菜卻成了過年餐桌上的“新寵”,相比各類包裝食品,自家種植的蔬菜更讓人吃著放心。 過年期間,記者在白地村看到,雖然時值冬季,但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菜園里卻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青菜、蔥蒜、蘿卜、紅蘿卜、碗豆、蠶豆……各種新鮮蔬菜長勢良好。正在釆摘蔬菜的和大媽告訴記者,自家種植的蔬菜不打農藥、不撒化肥,雖然樣子不好看,但味道很鮮美,在外工作和學習的兒孫們就是喜歡這個味道。 村里吹起節儉過節之風 "請春客"是波灣村民小組過年的傳統,今年85歲的樹玉田爺爺告訴記者,為孝敬老人、交流感情,他小時候村里"請春客"的主角是家族中的長者,在物質匱乏的年代,一碗肉湯、一碟油炸米腸、一碗燉豆腐是常見的待客標準。后來隨著村中外出求學、工作人員的不斷增多,這些難得回鄉一次的人員也被親友紛紛請到家中吃飯,飯菜也由當年的二碗一湯向六碗六碟轉變。 樹玉田爺爺感嘆道,"請春客"的本意是孝敬、團聚,但近年來,村中請客吃飯開始盛行,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相互攀比的現象遠離了"請春客"的本意,好在今年春節前夕,村里通過征求意見、相互協商,把"不準攀比請吃請喝"納入村規民約,并得到村民的鼎力支持,今年,村中大請吃喝的現象不見了,吹起一股節儉過節、文明過節之風。 Wifi上網成農村新時尚 今年春節,記者在老家走親訪友時發現,Wifi無線上網已成為農村生活新時尚,村中近一半家庭配置了無線路由器。 大年初一,記者去給外公外婆拜年時,只見二老和一群兒孫正坐在電視機前搜索電視節目,舅舅說:"年前家中拉了無線網絡,全家上下Wifi信號滿格!想看什么電視節目都可搜索到,我還注冊了一個微信號,現在我也可以經常上網學習,生活比以前豐富多了,今年春節期間有好些親友通過微信給我發來春節祝福語呢!" 家家戶戶加入清潔隊伍 為了營造一個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過上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臘月二十八,波灣村民小組開展衛生大清掃活動,各家均派出一名勞力加入義務清潔隊伍,本著辭舊迎新和清潔環境之意,大家手持鋤頭、鐵鍬、掃把,對全村所有道路、溝渠、垃圾池進行集中清理。村民和金亮說:"過去村民只顧清掃自家的房前屋后,垃圾亂扔亂倒現象時有發生,現在隨著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不斷深入,村民環保意識、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廣大村民在黨員的帶領下每季度都會對全村進行衛生大清掃,人居環境大為改觀。" “這次回家真的讓我眼前一亮,夜晚,太陽能路燈把村莊照得亮堂堂的。通村道路、河道整潔干凈、清澈清爽,心情也更愉悅了,家鄉的變化真的是太大了。”在外地工作的楊春仙高興地說道。?(迪慶日報傳媒 記者 和玉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