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西同心同向奔小康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2-08 09:44:03

維西縣永春鄉魚塘村民小組長李志東在介紹創建小康村、和諧村經驗時說:“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和為貴,一個村子同樣和為貴,沒有和諧哪來的繁榮發展,哪來的幸福生活!”

魚塘村民小組是一個白族、納西族、傈僳族聚居的村莊,該村民小組在生態村、小康村、和諧村建設上走在永春鄉甚至全縣前列。長期以來,這里各民族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睦相處,“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理念深深扎根在魚塘各族群眾心中。

近年來,維西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像愛護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民族團結,采取切實有力措施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進步,推動維西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

兄弟齊心力拔窮根

攀天閣鄉美樂村那米生態移民變遷點村民余金華說:“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的祖先就居住在那米,不知為什么,我們的祖先把居住地選在一個十年九災的滑坡地帶。這些年來,我們吃夠了山體滑坡的苦頭,盼望著早日選擇新的居住地,建設新家園。”

余金華家是在攀天閣鄉黨委、政府在實施易地搬遷扶貧工程“六個一點”建設美麗家園中得到實惠的。像余金華一樣,那米村民小組18戶傈僳族群眾臉上都蕩漾著幸福的笑容。

順應群眾的意愿,那米移民點創造出了“六個一點”建設美麗家園的新舉措。“六個一點”即政府投入一點,每戶8萬元;掛鉤幫扶單位拿一點,迪慶煙草公司為那米村民小組每戶投入2萬元;金融扶貧貸款拿一點,每戶扶貧貸款6萬元;移民搬遷戶拿一點,每戶3萬元;施工單位讓利一點。按照市場價格,磚混結構樓房每平方米建設單價為1380元。

“想著就要告別山體滑坡威脅的日子,我整夜睡不著覺,我家商量好了,無論如何都不能拖村里的后腿,積極籌款繳納自己承擔的部分。”那米村民余世華邊向工作人員繳納自籌款邊說。

“通過參加泥水工技能培訓,我掌握了泥水工技術,幫扶我們家的干部介紹我到企業的建筑工地里打工,每個月收入2300元,加上我們家加入梅花鹿養殖場的股份收入,今年貧困帽子有望摘掉了。”中路鄉新廠村里底社貧困戶巖才巴說。

“打贏扶貧攻堅戰,黨的建設是關鍵,要把扶貧開發與基層黨建雙推進機制落實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維西縣扶貧攻堅工作推進會向基層黨組織和全縣黨員提出要求。

響應縣委號召,維西縣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扶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雙推進機制,立下軍令狀,強化責任擔當,按下快進鍵,打響攻堅戰。“帶著感情,帶著擔當,帶著敬畏投身扶貧攻堅。”一支甘于扎根扶貧最前線、善打硬仗、能打勝仗的扶貧干部隊伍進村入戶,實現了縣委領導掛點全覆蓋、5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處級領導掛包全覆蓋、部門包村全覆蓋、干部幫戶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駐村扶貧工作隊全覆蓋、入戶遍訪全覆蓋、扶貧攻堅規劃全覆蓋。黨員干部山涉水遍訪群眾,找準“貧”根,緊扣“脫貧、摘帽、增收”目標任務,加強調查研究,以“新房、新村、新景”、“新產業、新生活、新發展”為主線,制定幫扶工作計劃,落實幫扶責任,加大財力物力幫扶,累計投入部門幫扶資金6000多萬元。

面對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維西縣各級黨組織發出向貧困宣戰的動員令,“加快”“趕緊”“時不我待”、啃下脫貧“硬骨頭”“早日奔小康”成了熱詞和關鍵詞;“白加黑”“五加二”“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成了黨員尤其是黨員干部的學習工作新常態。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維西開啟了一場改變貧困群眾命運的脫貧之戰。

先鋒的旗幟高高飄揚

“我第一次現場聽省委領導講黨課,第一次體會到加強學習,不斷補足精神之鈣的重要性。我要按照省委領導的要求,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永春鄉黨委辦公室干部趙武在他的日記中這樣寫道。趙武所說的黨課就是今年6月云南省委領導在永春鄉為該鄉機關、農村黨員上的黨課。在省州縣領導的率先垂范下,維西縣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學中干,在干中學,不斷“充電”,不斷提高。

“哪里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好,黨員作用發揮得好,哪里的脫貧攻堅工程就推進得好,哪里的脫貧摘帽任務就完成得好。”日前,永春鄉扶貧工作隊、村“三委”在四保村召開學習交流月會,四保村黨總支負責人交流心得體會時說。

響應縣委號召,維西縣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扶貧攻堅與基層黨建雙推進機制,立下軍令狀,強化責任擔當,按下快進鍵,打響攻堅戰。

思想建設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基礎。維西縣委把提高少數民族干部素質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創造機會、搭建平臺,為提高少數民族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素質創造條件。縣委依托縣委黨校、滬滇幫扶等平臺,舉辦少數民族干部培訓班,選送少數民族干部到發達地區掛職學習,提高少數民族干部素質。今年以來,先后有180名少數民族干部參加了以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班;先后選派160多名少數民族干部參加省級和州級培訓;先后選派了30多名少數民族干部到昆明、上海等發達地區掛職鍛煉;選派60名少數民族干部擔任新農村建設指導員。

為全面提升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維西縣結合實際,創建《機關農村雙聯雙創制度》《維西縣與蘭坪縣基層黨組織雙聯雙創制度》《扶貧與基層黨建上推進制度》等制度,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層層建立黨建工作領導機構和領導班子成員聯系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形成黨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工作機制,分年度層層簽訂黨建目標管理責任書,細化目標責任,落實黨建工作任務,并認真組織檢查考核工作,黨建工作真正做到了領導保障到位、工作落實到位。維西縣還建立了黨建經費投入長效機制,做到經費保障到位。各鄉鎮黨委、政府根據上級的指示精神,結合實際,建立健全了黨建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經費投入經費投入機制,鄉鎮黨委分年度與村黨組織簽訂目標管理責任制,把黨建工作任務落實到具體責任人身上,把黨建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切實保障黨建投入。

該縣從實際出發,研究制定了村黨組織書記選派、培訓教育、監督管理和表彰獎勵四項機制,出臺了《村黨組織書記建設實施意見》《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評比表彰辦法》《關于提高村干部崗位補貼的意見》等4個文件。“四項機制”為村黨組織書記提供了干事創業的平臺,充分調動了村黨組織書記的積極性,激發了村黨組織建設的生機與活力。

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該縣針對基層組織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完善了《一講二評三公示制度》《維西縣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深化基層為民服務體系建設的方案》,進一步提升基層組織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夯實執政基礎。


心手相連共筑夢想

同一個夢想把維西縣各族群眾的心緊緊連在一起!

日前,維西縣普法“三個一”活動在永春鄉美光村拉開帷幕,永春鄉6個行政村分別派出代表隊參加活動。“三個一”活動即:一場法律知識搶答活動、一場法律知識競賽活動、一場法律知識文藝表演活動。

普法‘三個一’活動形式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在輕松活潑的形式中普及了法律知識,深受群眾歡迎。近年來,維西縣通過加大普及法律知識、構建和諧邊境,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以開展普法“三個一”活動為載體,大張旗鼓宣傳法律知識,增強公民發展觀念,筑牢依法治縣的群眾基礎。

加強思想教育工作,筑牢各族人民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今年以來,維西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主題,牢牢抓住各族干部群眾思想道德建設這條紅線不放,筑牢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思想基礎,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好、民族大團結好主旋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干部群眾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在全社會形成共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譜和諧曲,共筑中國夢。

理論武裝工作帶來了維西縣各族干部群眾的觀念更新,觀念更新催生了維西縣與時俱進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集中全縣各族干部群眾的智慧,維西縣委、政府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結合實際,確立了“生態立縣、文化興縣、產業強縣、和諧安縣”的發展戰略,凝聚各族各界力量,吹響向貧困宣戰戰斗號角,開啟維西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新征程。

在宣傳教育工作中,維西縣結合多民族、多宗教并存的實際,扎實深入開展思想教育工作,組織干部進村入戶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宣傳法律法規、宣傳黨的惠民政策,教育信教群眾愛國愛教,依法維護宗教秩序,使宗教活動與社會主義相適應,有效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在各種滲透、顛覆、分裂勢力面前,維西縣各族干部高揚民族團結旗幟,站在反分裂、反滲透、反顛覆斗爭前列,用實際行動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圓滿實現了上級黨委提出的“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工作要求。

共享成果改善民生

收入增加,民生改善。2016年上半年,維西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941元,同比增長9.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94元,同比增長10.51%,增長幅度走在全省前列。

共享發展成果,著力改善民生。維西縣委、政府堅持以“五大發展理念”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急需的問題,確保群眾共享發產成果,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塔城鎮川達校點,二年級學生蜂志娟家長蜂燦明的話道出了全縣中小學學生家長的心聲:“我家娃娃在學校真安逸,一日三餐吃得比家里還好,身體越來越壯實,學習成績越來越好,黨的政策阿克吉!營養餐,阿克吉!”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的要求變為現實,維西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位置,深入實施“兩免一補”“藏區高原農牧民學生生活補助”工程,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普九”成果得到不斷鞏固和提高,各級各類教育全面發展,勞動者素質有了顯著提高,增強了民族地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本領。

該縣以加強社會事業建設為切入點,落實惠民政策,改善民族貧困地區民生,讓民族貧困地區各族群眾共享陽光,同譜和諧曲。

就業是民生之本,和諧之基。該縣全面落實就業各項政策措施,加強對民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就業和創業培訓,促進就業。建立覆蓋民族貧困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以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的社會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實現了應保盡保,實施農村特困農民和城鎮戶口特殊困難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工程,大多數農村群眾住上了安居房,部分困難城鎮居民住上了廉租房。民族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已成為目前貧困群眾增加收入、解決溫飽、開拓視野的重要途徑。維西縣有針對性地加強了貧困農村向發達地區和城市的有序轉移,提高勞務經濟在貧困農村經濟發展總量中所占的比例。

圍繞解決民族地區貧困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加快醫藥衛生改革,農村醫療衛生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實現鄉鄉有衛生院、村村有衛生室的目標,全面推廣“新農合”制度,農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得問題得到緩解,全面推進“低保”“新農保”等惠農政策,黨的陽光照暖民族貧困地區群眾心田。

文化民生工程惠及城鄉各地,維西縣認真實施文化興縣戰略,民族文化事業全面繁榮,不斷加大挖掘、傳承和保護多元民族民間文化工作力度,傈僳族原生態歌舞“阿尺木刮”“塔城熱巴”成功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民族文化,豐富群眾生活,民族歌舞遍城鄉。大力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覆蓋率達到98%。

“三江”腹地陽光普照,民族團結萬象更新。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高揚各民族大團結旗幟,沿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高歌猛進,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民族團結、宗教有序、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生活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香格里拉網記者 楊洪程)

責任編輯:和玉鳳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手机观看|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软件|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97精品久久天干天天蜜|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99在线观看精品|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四虎精品视频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乳精品爆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原创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 | 老司机无码精品A|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久热青青青在线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亚州日韩精品专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免费|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作者| 国产福利专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