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崩村。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江初) 記者從德欽縣旅游局獲悉,德欽縣結合旅游新形勢新要求,制訂未來五年全域旅游和鄉村旅游發展藍圖,統籌考慮城市特色、整體環境、文化休閑、公共服務體系、居民與游客滿意度、智慧旅游等因素,推進產業融合、新型城鎮化、旅游富民,力求從旅游資源大縣到旅游品牌強縣。 打造“一個”縣城:將德欽縣城打造成為藏區特色旅游縣城。立足全縣政治、經濟、文化、旅游中心,著力豐富旅游業態、統一城市風貌,將旅游元素、旅游標準融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完善吃住行游娛購,促進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從保障型向功能型、服務型轉變。 建設“二個”中心:建設縣城一級游客中心、奔子欄鎮游客集散中心。依托城區和阿墩子古城改造,建設一級游客中心,主要接待進入德欽的游客,形成一級消費市場;建設奔子欄游客集散中心,主要承擔東部景區的游客,形成二級消費市場。 打造“三個”畫廊:依托交通線,打造“快慢結合”的三條旅游廊道。著力打造國道214線民俗生態和茶馬古道畫廊、升平鎮—燕門自然風情畫廊、金沙江鄉村河谷畫廊三條軸線。將三條線路按照“景觀+風貌+民居+產業+節點+休閑+度假+旅游+服務”等多功能進行包裝打造,重點是依托三條線路的產業、文化、民俗打造吸引點,帶動沿線產業、旅游、購物、民宿、農家樂、農副產品銷售和其它旅游服務,建成貫穿縣域全境的三條黃金旅游經濟帶。在此基礎上,重點策劃建設一到兩條慢行綠道,串聯各個景點、特色村,成為“休閑德欽”的重要載體。 ![]() 雨崩神瀑。 “四條”游線:打造縣域四條精品游線。圍繞四條精品游線發展旅游產業、改善基礎設施、激活旅游潛能、帶動區域經濟。 (1)內外轉經線(茶馬古鎮—白轉經—飛來寺—巴久廟—雨崩神瀑—明永—斯農—茶馬古鎮,內轉經環線;茶馬古鎮阿墩子—洋咱—永久—多克拉山—阿丙村—地格布村—梅里水村—茶馬古鎮,外轉經環線)。 (2)茶馬古道線(奔子欄—東竹林寺—白馬埡口—茶馬古鎮—普渡索橋—納古石棺山—滇藏門戶—梅里水村,茶馬古道德欽段文化旅游線)。 (3)白馬雪山生態探險旅游線(香格里拉—奔子欄—白馬雪山—珠巴洛河沿線—霞若—拖頂—香格里拉,白馬雪山生態探險旅游線)。 (4)“三江并流”旅游線(香格里拉—金沙江沿線—滇金絲猴自然保護區—塔城—傈僳族山寨—葉枝—茨中教堂—升平鎮—梅里雪山—金沙江大灣—香格里拉—虎跳峽—麗江,“三江并流”旅游線)。 “六大”營地:依托資源特色,在主干道沿線,打造田園、湖泊、牧場、采摘、葡萄酒、親水等六個主題自駕游或房車營地。每個營地配套停車場、廁所、商店、帳篷區以及供電、供水、餐飲等服務功能。在214線香德公路、德維公路、德貢公路沿線布局主題營地。 “七”產業:以“旅游+”帶動七大傳統產業升級,即藥材、冰葡萄、木藝、養殖、水果、蔬菜、花卉。以觀光、體驗、研學等形式,帶動相關產業種植、加工和商貿。大力推動產業示范園建設,將冰葡萄莊園、藥材莊園、水果莊園等建設成為德欽縣新的旅游吸引物。 ![]() “八個”鄉鎮:著力打造升平鎮、奔子欄鎮、佛山鄉、云嶺鄉、燕門鄉、霞若傈僳族鄉、拖頂傈僳族鄉、羊拉鄉八個“一鄉一主題”的特色旅游鄉鎮。主題鄉鎮建設,是全域旅游發展的重要依托,促進其它產業向旅游產業、城鄉建設融合,帶動農家樂、旅游購物、旅游服務等業態轉型發展。 “百村百店”建設項目:打造十個重點景區、百個鄉村旅游示范點、發展百家星級農家樂和特色旅游民宿。 十個重點景區:打造一個5A級景區(梅里雪山國家公園),打造2個4A級景區(德欽阿墩子古城、白馬雪山國家公園),打造7個特色精品景區(茨中教堂、東竹林寺、紅坡寺、月亮灣景區、此卡通景區、茶馬古道景區、阿東雞仙洞景區)。 “百村”景點:打造100個新農村、美麗鄉村、民俗文化村和鄉村旅游示范點。圍繞旅游文化資源特色,推進“鎮特村品”建設,實現全縣景區→景點→項目的一線串珠,形成全域旅游大布局。各鄉鎮結合精準扶貧、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等項目,每年力爭打造1—2個旅游示范點,建成一個、開放一個,帶動相關產業跟進、轉型、延伸、發展。 “百”餐廳:發展100戶以上星級農家樂?,F有農家樂、餐廳較少,遠遠不能滿足游客快速增長的需求。推進“旅游上山、接待下山”戰略轉移,在核心景區所在地鄉鎮和旅游經濟帶沿線有序發展星級農家樂和星級賓館,對原有農家樂和賓館嚴格按照旅游標準化要求提檔升級,提升接待和服務水平。 “百”民宿:發展100戶特色旅游民宿。民宿是一種時尚和趨勢,是進一步滿足旅游接待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發展鄉村旅游、城鄉結對居住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必要條件。鼓勵景區、景點周邊和旅游公路沿線居住條件好的群眾發展民宿產業,在工商注冊上以村集體為法人進行登記,統一培訓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