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是最強音 2月17日至2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香格里拉市第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和香格里拉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香格里拉市行政中心召開。在為期6天的“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紛紛為過去四年取得的成績“點贊”,并展望未來五年宏偉藍圖,大家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 “過去四年,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影響,沉著應對地震、火災等重大災害,順利實現撤縣設市,主要發展目標和任務全面完成,邁出與全國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會的鏗鏘步伐。”“堅持穩中有進有為,把握規律、搶抓機遇,經濟社會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占比均超過全州5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529元,達到29968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州平均水平85元,達到7173元。”每一項成績來之不易,每一個進步凝聚著艱辛付出。 過去四年的成績值得點贊,香格里拉市發展邁上新臺階、站在新起點。但經濟總量不大、質量不優、支撐乏力、持續發展動力不足仍然是制約香格里拉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討論中,代表、委員們紛紛結合當前形勢和全市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對經濟、文化、人民生活和社會事務管理等方面提出許多寶貴意見、建議。 “今后五年,‘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等國家戰略將持續推進,脫貧攻堅、金沙江對內開發合作等省級戰略將同步實施,全州將積極推進‘全國藏區民族團結示范區、全國藏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東部藏區輻射中心’建設,為實現新跨越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香格里拉應有作為、大有可為。”代表、委員紛紛表達共同心愿。 “近年來,投入持續加大,全市交通、水利、農業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發展條件進一步改善。但基礎設施薄弱仍然是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政府要著力基礎建設,堅持項目帶動、引資驅動,進一步提高交通通達條件,加快高速、鐵路等對外交通項目建設,進一步推進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旅游景點景區提升改造等,守護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要緊緊抓住國家和省州實施‘十三五’規劃及云南省‘五網建設’五年大會戰機遇,進一步提升全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代表、委員紛紛提出建議。 討論中,“精準扶貧”是關鍵詞之一。通過一年多的精準扶貧工作,全市36個貧困村基礎設施、產業培育、村容村貌有了新變化。代表、委員提出,各級黨委、政府在加大財政資金投入的同時,要加大“智力”投入,讓貧困群眾積極參與、自力更生、主動脫貧,確保2017年全面消除絕對貧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近年來,通過持續深入地開展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城鄉環境明顯好轉,但還有一些死角需要整治。要把環境綜合整治行動與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農村“七改三清”行動、“六城同創”工作結合起來,使之成為市民及群眾的自覺行動,繼續加大“兩違”整治力度,著力改善城鄉環境質量、居住條件、特色風貌,不斷提升旅游、發展、人居三大環境,樹立良好的香格里拉形象。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鄉鎮‘百萬林’造林綠化工程,實現‘村莊園林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崗坡林果化、家庭花園化’目標。”引起代表、委員們熱議,“良好的生態是香格里拉的命脈,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好香格里拉花草樹木、江河湖泊。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保護中開發,以開發促進保護。要持續抓好‘禁白’行動,有條件、有基礎、也有機遇建成生態優良、環境優美、宜居宜游的中國最美藏區。” 未來五年,香格里拉市將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堅持“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重要原則,突出“講政治、立生態、優產業、惠民生、促和諧、強黨建”,統籌推進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借勢而上、砥礪奮進,把全市建設和發展推上新的更高水平。(記者 石顯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