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文化“短板” 提振脫貧精氣神 “唱起幸福的歌謠,跳起歡樂的舞蹈,歌唱偉大的中國共產黨……”3月8日,維西縣美光村安一平村民小組傈僳族群眾歡聚在新建成的文化場所,載歌載舞,歡慶“三八”國際婦女節。 “感謝省財政廳黨委,感謝財政廳駐村幫扶干部,我們有了文化活動場所,有了傳承先進文化的陣地?!卑惨黄酱迕裥〗M支部負責人的話道出了全體村民的心聲。 安一平村民小組是美光村最邊遠貧困的傈僳族山寨,毗鄰麗江市玉龍縣。過去,這里沒有文化活動場所、沒有黨支部活動陣地。加強支部陣地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場所建設,是安一平群眾的心愿。 去年6月,省財政廳黨委所屬支部與永春鄉黨委建立雙聯共建機制,助推精準脫貧。7月1日,省財政廳稅政處處長、維西縣委掛職副書記、維西縣扶貧工作隊長杜一敏帶領扶貧工作隊參加永春鄉黨委在美光村舉行的慶祝建黨95周年系列活動。杜一敏帶著省財政廳駐永春鄉各村11名干部和永春鄉機關黨員深入美光村黨員和群眾家中了解情況,把民之所需記在本子上、裝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上。“通過落實雙聯共建機制,機關黨員走近群眾,接地氣,懂得了群眾要我們干什么、我們應該干什么?!倍乓幻粽f。9月23日,省財政廳經濟建設處、國庫處黨支部與永春鄉三家村黨總支第四黨支部舉行“雙聯系-共建雙推進”聯席會議,探討交流如何落實基層黨組織“雙聯共建”,把組織建強、隊伍建優,達成建設文化活動場所共識。現在,文化活動場所建成并投入使用,這是省財政廳通過雙聯共建機制推進文化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 好雨催生滿園春色,“雙聯共建”機制在“三江并流”腹地維西結出豐碩成果。 補“短板” 中的“短板”。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維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文化活動場所建設滯后、文化發展落后是短板中的“短板”。維西是一個傈僳、藏、納西等少數民族聚居的貧困山區,多宗教、多元文化長期并存,站在維護穩定的前沿陣地,省財政廳審時度勢,在幫助維西貧困山村建新房、興產業的同時,高度重視文化扶貧工作,通過落實雙聯共建機制,幫助貧困山村建設文化場所,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貧困民族山村 “落地生根”, 凝聚團結向上正能量,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 2016年,省財政廳通過雙聯共建機制,落實文化企業發展創新資金210萬元,完成美光村安一平、三家村、施根登等貧困山村文化場所建設任務,扶持攀天閣鄉傈僳族歌舞瓦器器、保和鎮大詞戲等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與傳承。 維西縣委常委、保和鎮黨委書記說:“省財政廳通過雙聯共建機制,支持邊遠貧困山村建設文化活動場所,弘揚民族文化,有力推進了精準扶貧,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 昨夜才聞花千樹,抬頭又見果滿枝。今年,省財政廳將進一步完善“雙聯共建機制”,加大文化扶貧力度。(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