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用人 “賽場”建功 如何加強鄉鎮工作?用維西縣委書記的話說就是:“一線用人,‘賽場’建功。” 去年10月24日,維西縣召開鄉鎮工作會議,“在基層一線‘賽馬’,在基層一線‘選馬’,讓優秀人才在鄉鎮有所作為。”縣委書記在會上說。 這是維西縣重視鄉鎮工作,落實鄉鎮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舉措之一。 選好干部是關鍵 好馬配好鞍,干與不干不一樣。維西縣嚴格貫徹會議精神,把優秀的年輕干部派到基層一線“淬火”,大膽選拔使用基層一線中的優秀干部。 維西縣委組織部資料顯示:去年,維西縣共調整人事255人次,其中,鄉鎮干部占65%,將19名優秀村黨總支書記和16名“三類人員”選拔任用到鄉(鎮)領導班子,從縣級機關選派24名年輕有為的干部擔任重點難點村和邊界村黨總支書記;選優配強10名專職組織委員,確保每個鄉(鎮)都有兼職組織干事。 “五堅持、十必須”是重點 鄉鎮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今年2月17日,維西縣再次召開鄉鎮工作會議。該縣縣委書記強調:“鄉鎮是縣委、縣政府最前沿的工作陣地,鄉鎮工作至關重要,牽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事關全縣脫貧攻堅成敗和群眾對黨委政府的認可度和滿意度,是基礎性、關鍵性、根本性的工作。” 維西縣對加強鄉鎮工作提出“五堅持、十必須”的要求。堅持強調“兩個突出”,必須更加突出鄉鎮的地位和作用、必須更加突出對鄉鎮干部的關心和關愛;堅持扛實“兩大責任”,必須始終牢記守土有責、必須始終做到守土盡責;堅持增強“兩種能力”,必須千方百計提升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必須全力以赴提升強化社會治理的能力;堅持暢通“兩條通道”,必須及時準確做到上政下達、必須快速真實做到下情上傳;堅持筑牢“兩個根基”,必須堅決維護黨群干群關系、必須全力確保長期執政。 “在新時期新階段,縣委對鄉鎮干部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干事創業的平臺,我們要做的就是,轉變作風加油干、腳踏實地拼命干。”中路鄉黨委書記段鴻勛的話道出了行政干部的心聲。 鄉鎮工作現成效 好機制激發新活力,一批優秀的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干事創業、爭創一流”之風催生鄉鎮工作滿園春色。 服務堡壘更加牢固。維西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基層黨建14項重點任務和全州“基層黨建推進年”、黨建工作目標和責任清單要求,著力解決老問題,不斷發現和解決新問題,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選強配優基層黨組織,并按標準落實鄉(鎮)和村干部待遇、村(社區)運轉保障經費,做到有人管事,有錢辦事,基層組織堡壘建設更加牢固。 服務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維西縣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思路,努力提升基層組織服務發展能力。全力支持家庭農莊、專業合作社、“股份合作”等現代經濟組織,努力做大做強集體經濟,切實推進鄉村旅游、民族文化以及中藥材、冰葡萄、核桃、高海拔水稻、野生蜂蜜等高原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效,增加群眾收入。去年以來,維西縣積極實施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精準扶貧和“一村一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兩個三年行動計劃,安排370萬元專項資金,實施18個“股份合作”經濟項目,全縣“股份合作”經濟項目和村級集體經濟分別較上年增加28個和36個,覆蓋率分別達到90.2%和91.5%。去年,維西縣脫貧攻堅初戰告捷,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1.5%。 服務改革的能力不斷提高。維西縣各級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牽頭引領和黨員先鋒帶頭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推進各領域改革措施落實落地。“兩新”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87.2%和71%。投資292.9萬元建成集黨務、政務、商務于一體,連接縣級和10個鄉鎮、82個村(社區)的網絡綜合服務平臺(截至目前,進網事項達49項,網上辦結事項2153項),并開通9家網上電商。取消調整166項行政審批,劃定完成36161宗農村宅基地,完成1842平方公里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登記。有序推進“三證合一”“先證后照”“營改增”財稅體制、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深入推進教育綜合、醫藥衛生、戶籍制度等各項改革。 服務穩定的基礎更加鞏固。維西基層黨組織自覺擔負維穩主體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州委和縣委關于民族和宗教工作、緝槍治爆等社會穩定工作的安排部署,積極推進“法治維西”“平安維西”“和諧維西”建設。深入實施“三村七進一行動”工程,努力以建好“堡壘村”推進“平安村”和“小康村”建設,積極探索平安邊界創建工作,并與香格里拉市、德欽縣、麗江市、怒江州蘭坪縣等毗鄰縣(市)建立跨區域基層黨組織聯建機制,推進“同保穩定、共促脫貧”取得好成效。(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