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間靠養殖黑山羊帶動38戶農戶增收致富 在香格里拉市五境鄉,殘疾小伙農布靠養殖黑山羊帶動38戶農戶勤勞致富,實現戶均年均收入達3萬元。 今年34歲的農布,原本四肢健全,2000年,他在一次砍柴中,不幸被樹木壓斷右腿,高位截肢,成了一個殘疾人,那時,他的兒子才只有3個月大。不久后,農布的母親因為腦溢血也過世,面對沉重打擊,當時的農布萬念俱灰,多少次都想一死了之,然而面對小兒麻痹的父親、年輕的妻子、幼小的兒子,農布擦干眼淚下定決心從頭再來。 雖然我是個殘疾人,既然活著就要活出個樣來!農布無數次對自己說。 農布的家鄉屬于金沙江河谷二半山區,擁有廣袤的草場,十分適合發展養殖業。為了減輕妻子養家的重擔,農布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產業。因為身體殘疾,發展種植產業免不了要下田經營,于是農布又把目光轉移到了發展養殖業上。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與考慮,農布決定發展黑山羊養殖來改變貧窮的處境。在五境鄉澤通、倉覺、霞珠3個村,像農布這樣的殘疾人還有許多,這些家庭也同樣面臨因病致貧、因殘致貧的困境,農布心里一直想著帶動這些貧困家庭一同增收脫貧,于是在州縣殘聯部門和五境鄉黨委政府的扶持下,在短短5年之內,農布成立香格里拉市五境鄉“翁布鄉間”黑山羊養殖合作社,并建立了4個養殖基地,帶動全鄉38戶黑山羊養殖戶養殖繁育3500多只黑山羊,每年出欄500多只,平均每只黑山羊銷售價格在1200至1500元,戶均實現銷售收入達3萬元以上。在麗江市旅游市場上,五境鄉提供的黑山羊很受青睞,一些商家也積極和農布他們建立了訂單聯系,一次性就預定50至80只以上黑山羊。僅2016年,“翁布鄉間”黑山羊養殖合作社就往麗江銷售了800多只黑山羊。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養殖產業,日前,農布又購進5條“西門答爾”種牛打算與本地的牦牛雜交,繁育個體高大的雜交野牦牛,開辟另一條帶領群眾致富的財路。 現在,農布已經成為村里的大忙人,他經常四處奔走跑銷售,有時也到養殖場指導技術。特別是今年春節期間,農布還與村里的殘疾人小達瓦共同舉辦了五境鄉首屆殘疾人春節聯歡晚會,讓殘疾群眾在相互交流中點燃未來生活的希望。(香格里拉網通訊員 史效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