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鄉慶福村轄12個村民小組,農戶503戶187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20戶441人,是維西縣51個貧困行政村之一。面對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重的實際,慶福村黨總支充分利用資源優勢,抓住電子商務進農村的有利時機,借助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通過“三個同步”打開本地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走出了一條“互聯網+特色農產品”電商助脫貧新路子。 ?預習與向外取經同步,做足電商基礎功課。為使農村電商起好作用,真正帶動群眾致富,在謀劃電商發展過程中,村“三委”班子先后召開兩次會議對發展電商事宜進行商討,耗時2個月對村內優勢農產品資源作詳細調研,確保農產品有特色、有儲備,能滿足對外銷售可操作性。通過調研,綜合實際分析,篩選出特色產品已成規模的農戶為電商平臺定點供貨商。年初,慶福村“三委”在鄉分管領導的帶領下到大理州賓川縣“優幫幫”平臺貨源供應地,考察學習庫房設備、產品包裝、銷售細節等供應操作流程,借鑒外地電商發展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堅定了發展電商的信心與決心,為發展電商打下基礎。 ?宣傳與搭建平臺同步,暢通電商交易渠道。依托云嶺先鋒綜合服務平臺,及時將特色農產品信息上平臺,做好特色農產品宣傳工作;做強“朋友圈”生意,利用微信等工具,農產品供應商將產品上傳至微信朋友圈進行銷售。通過多平臺宣傳和銷售,確保了農產品縣內、縣外同步銷售;與云南省郵政公司合作,在郵政公司“優幫幫”平臺上銷售慶福村特色農產品。雙方共同商定:省郵政公司幫助慶福村在“優幫幫”平臺上銷售特色農產品,并派技術員對慶福村電商人員開展“優幫幫”技能培訓,確保電商人員能熟練掌握銷售流程。村“三委”每年支付1000元費用。 ?投資與強化服務同步,發揮組織堡壘作用。慶福村投入3萬元,積極與維西縣食品公司合作,在食品公司建立慶福村食品供應站,為供應站購買真空袋、包裝機、真空機等相關設備,進行屠宰、加工、包裝黑山羊產品,快遞運輸由云南省郵政公司負責。村干部充分發揮服務功能,對貧困戶的農特產品實行代收、代管、代整理,把關貧困戶的農產品質量,與供應站負責人到供應商家中收集顧客購買的農產品,使貧困戶足不出戶就可把山里的寶貝賣到全國各地,共享互聯網帶來的實惠,實現互利共贏。 ?據了解,自慶福村第一批產品本地黑山羊進“優幫幫”銷售平臺以來,目前以每公斤59.6元的價格銷售本地原生態黑山羊100只,覆蓋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下一步慶福村計劃將本地野生菊、青刺果油、核桃油等農特產品陸續上市,通過電商平臺將貧困戶、村級黨組織、郵政公司、消費者連成產供銷一條鏈,進一步完善“互聯網+黨建+電商”的模式,切實抓好基層黨建工作助推脫貧攻堅。(和泰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