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永基卓瑪 通訊員 楊玫) 2017年,全州科技工作將抓牢六個重點,按照州委、州政府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目標任務,抓規劃落實、抓政策落地、抓服務到位,集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我州科技事業發展。 以全面深化改革為核心,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7年科技工作的重心是緊緊圍繞各項改革舉措明確的目標任務,通過細化責任分解、倒排時間節點、加強督促檢查等措施,將改革“設計圖”變成“施工圖”、變成“成績單”,推動各項政策效應得到充分發揮,改革“紅利”得到充分釋放,有效促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年內,各級科技部門將重點抓好我州已出臺的政策措施落實,著力把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建設新型科技創新服務體制機制、促進科技管理科學化和資源高效利用、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創造性等改革任務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研究出臺系列舉措,持續優化科技創新環境。同時,對照州委、州政府確定的任務分工,全面梳理4年來重點實施的5大重點科技創新行動,對已完成的項目總結做法、查找短板,對正在開展的項目加強指導、督促落實,確保《建設創新型云南行動計劃(2013-2017年)》圓滿收官。 以抓好科技項目為牽引,增強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結合中央及省級科技計劃體制改革情況,加大相關改革政策宣講力度,緊緊圍繞《迪慶州“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立足全州重點產業發展對科技創新的需求,積極組織引導企業做好省級項目申報,完成推薦申報上級科技項目5項。加大對國家和省鼓勵企業研發政策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確保全州研究與開發(R&D)經費較上年有增長。組織相關項目承擔單位嚴格按照項目任務書要求,抓好“香格里拉高原釀酒產區貴腐葡萄酒的研究與開發”等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同時,注重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充分挖掘我州在氣候、環境、資源、文化、旅游等發展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方面具有的潛力優勢,注重加強對天然藥物和健康產品優質原料基地建設、產品研發、深加工及藏醫藥產業發展的項目扶持,不斷推進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 以擴大科技開放促交流合作,著力匯聚科技創新資源。推動州政府與省科技廳簽署科技戰略合作協議,促進廳州合作水平不斷向深層次邁進。繼續落實州政府與云南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簽訂的州校合作協議,新增云南省農科院為州院合作單位,加強在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咨詢服務、人才培養等領域的務實合作,推動建成“中國藥科大學技術轉移中心云南省迪慶州分中心”。依托“科技入滇”常態工作機制,認真組織征集項目、技術、人才等各類科技瓶頸需求,進一步推動合作項目簽約量質并舉。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加強科技入滇項目溝通聯系和對接,促進更多科研平臺、科技型企業、科技成果、人才和團隊入滇落戶迪慶,并推動州內企業借助科技入滇平臺走出去,把企業品牌打出去、把優質產品銷出去。加強“迪昆”“迪滬”科技合作,繼續加大在科技教育培訓、資金支持等方面的協調爭取力度。 以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著力點,有效促進創新創業發展。圍繞創新創業工作對科技創新平臺的需求,著力組織實施“雙創”平臺建設、認定工作,推薦上報省級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平臺1個,認定州級眾創空間1個,協調昆明市科技局支持建設“迪慶科創眾創空間”。認真組織實施好“星創天地”、高新技術企業等各類國家和省級認定工作,聯合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1戶,科技型中小企業、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10戶,科技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3戶,省級農業科技示范園1個,優質種業基地、優質原料基地、產品研發和生產基地4個。支持科技人才開展科技創新,培養各類創新人才63名,創新團隊2個。按照省科技廳部署,組織好第三屆云南省創新創業大賽暨第六屆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云南地區賽。 以夯實知識產權建設為基礎,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貫徹落實國家及云南省《關于貫徹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實施意見》,及時出臺我州貫徹落實方案。結合“4·26”知識產權宣傳周、科技活動周等活動,做好各類知識產權宣傳普及,進一步提升全社會保護知識產權意識,提高社會公眾對知識產權的認知度。深入開展“知識產權進企業、進基層服務”系列活動,強化知識產權服務,加大知識產權申報、保護的培訓指導力度,提高專利申請量和發明專利有效量,爭取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達20件,全州專利年申請量增長不低于10%。開展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活動不少于2次,進一步增強企業、商家、廣大群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氛圍。 以服務民生改善為目的,不斷加大科技扶貧工作力度。把深入實施“云南省農業科技進藏區三年行動計劃”作為服務全州脫貧攻堅大局的重要抓手,圍繞年度目標,以全面實施“十大農業科技進藏工程”為載體,加強資金投入,大力推進科技進企業、進田間、進學校、進寺廟、進藏家等“五進”和科技型企業、科研平臺、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和團隊、科技項目等“五落地”。持續抓好項目跟蹤對接,主動做好協調服務,確保項目及時落地。圍繞我州特色優勢產業,結合群眾提高自身科技素質的需求,強化基層群眾農村實用技術技能培訓及科學素質提升。做好“三區”科技人才、州級科技特派員、科技輔導員選派及創辦、領辦企業等工作,切實增強基層一線的科技服務力量。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積極推動中藥材種植、特色畜禽養殖等產業發展,持續提升貧困群眾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