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云南省玉米高產創建項目二等獎獲得者和友英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6-14 10:10:55

為了大地的豐收

◆楊洪程

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一粒鋪路的石子,一路走來,沒有鮮花掌聲,只有默默無聞的耕耘。然而,她很自豪,為了大地的豐收,24年含辛茹苦,把豐收的喜悅寫在群眾的笑顏里。她就是維西縣農牧和科技局高級畜牧師、云南省推廣水稻綜合配套新技術二等獎、云南省玉米高產創建項目二等獎獲得者和友英。

心血浸透“糧袋子”

24年的艱辛付出,她無怨無悔,因為豐收的“糧袋子”里浸透著她的心血和汗水。

維西縣是一個農業人口占90%以上的農業縣,山高谷深,旱地多水田少,耕地面積大多為坡地,中低產田比重較大。解決維西縣“糧袋子”和群眾增收難問題的關鍵在于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單產,提高單產的關鍵又在于科技。

推廣科技,撐起‘糧袋子’,確保糧食安全,農業技術人員責無旁貸。和友英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在繁重的任務面前,和友英一點也不敢懈怠。她先后訂購了《中國種養殖技術大全》、《農田雜草化除防控技術》等上萬元的書籍。她不斷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虛心向專家、同事請教。靠著對農業科技的執著的愛和一股子鉆勁、闖勁,和友英突破了一道道技術難關,站在維西農業科技前沿,為解決“糧袋子”和農民增收問題作出了突出貢獻。

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單產。2015年,和友英參與撰寫了《維西縣糧食生產集成技術推廣規劃方案》,并積極參與實施,圓滿完成玉米增產集成技術推廣任務。該技術以雜交玉米良種為核心,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防治玉米灰斑病,防治地老虎和草鼠害綜合防控技術為主要措施,取得玉米增產、增效、農民增收的好成績。該項目推廣玉米增產集成技術16.6萬畝,平均畝增產玉米48.7公斤,增加玉米產量808.42萬公斤,增加玉米經濟效益1778.5萬元。該項目試驗成功后,每年福射帶動全縣19.8萬畝玉米生產的產量遞增3%。

推廣新技術減輕勞動強度。近年來,由于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青壯年外出打工的較多,留守在家的以老年人居多,廣大農村出現勞動力不足的現象。針對這一情況,和友英和她的團隊制定了既節省勞動力又增產增收的“三加農業實用技術”,即推廣雜交玉米種加化學除草加殺蟲劑加地膜加殺菌劑加矮壯素加測土施肥的玉米種植模式。為了幫助農民掌握此項農業實用技術,和友英和她的團隊結合實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編寫《技術手冊》,送到農戶手中。為了幫助文化程度較低的農戶掌握此項技術,和友英通過舉辦培訓班和到田間地頭手把手講解指導的方式幫助農民掌握種植技術要領。

和友英的辦公室就在田間地頭,服務對象就是廣大農民。走到哪里,和友英就把科技星火點燃到那里,把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希望播種到那里。和友英每推廣一項農業技術就培養出一批鄉土人才,讓科技之光閃耀在傈家山寨,照亮了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道路。24年來,她組織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86期,作農業實用技術專題講座196場,參訓人數達32800人次;培養農業技術明白人379人。

和友英參與完成雜交粳稻“滇雜32”“滇雜35”“ 滇雜31” “楚粳28”良種引種和技術推廣工作以及“云青2號”為主的青稞高產創建創建工作,用科技進步促進農民增收。

汗水鼓起“錢袋子”

24年執著追求,她將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在田間地頭,從父老鄉親的笑顏里,她收獲了人生的幸福。

“科技照亮了我們村的致富路。過去,我們村單靠種植玉米過日子,沒有經濟來源。如今,我們在和友英等農技專家的幫助下,建起了無公害蔬菜基地,年人均經濟收入從過去的幾百元到現在的8000多元。”傈家山寨龍爪箐科技帶頭人付云強在談到村里的變化時首先想到的是和友英。

無公害蔬菜鼓起“錢袋子”。維西長冬無夏、春秋相連。群眾在蔬菜生產上習慣種植常規品種,傳統的耕作方式,秋、春種出蔬菜品種多、產量過剩,但賣不上好價錢,甚至出現賣不動的情況;夏冬兩季,維西新鮮蔬菜緊缺,大量的蔬菜依靠從大理等地運入。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和友英積極參加編寫《維西“菜藍子”工程》和培訓教材,參與實施小拱柵、大棚蔬菜栽培,蔬菜嫁接,蔬菜科學配方施肥,無公害栽培等技術試驗,先后引進試驗示范推廣60個蔬菜新品種,開發野生蔬菜品種4個,增加了蔬菜生產科技含量和蔬菜有效供給,提高了生產效益,增加了群眾收入。到2016年底,維西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53萬畝,平均畝產值3500元,年實現產值達8750萬元。

做好“藥”字文,鼓起“錢袋子”。維西是“云藥之鄉”,中藥材是維西縣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來源。近5年來,她先后參加完成秦艽、當歸、滇蟲樓、云木香、金鐵鎖、瑪珈等多種中藥材馴化、選育和規范化種植栽培試驗;舉辦中藥材實用技術培訓班12期。技術進步推動維西中藥材產業提質增效。2016年底,維西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實現年產值20250萬元。

近年來,和友英積極參與“一村一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和技術推廣工作,促進了農業供給側改革,帶動農民收入穩增長。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飽含著和友英把脫貧致富“金鑰匙”交給農民的心血和汗水。24年來,和友英累計舉辦培訓班106期,參訓人數23218人;撰寫培訓教材資料6份,實用手冊1本,發放培訓資料15000份。通過培訓農民科技知識進一步增強、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積極性進一步得到提高。讓農民掌握新技術,逐步走上致富路。

24年彈指一揮間,和友英不忘初心,腳上沾滿泥土,心中裝滿群眾,朝朝暮暮與土地為友,跟農民為親,為維西縣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貢獻。在服務“三農”的艱辛歷程中,和友英沒有金杯銀杯,但贏得了群眾的好口碑。在談到和友英時,同事們總是翹起大拇指夸贊:“和友英是農技戰線上的排頭兵,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然而,每當這個時候,和友英總是謙遜地說:“我做了我該做的事,我的工作離群眾的愿望還有很大的距離。面對艱巨的脫貧攻堅任務,面對群眾的要求,我一點也不敢懈怠,擺在我面前的任務還很艱巨。”

前行的路還很遠,為了大地的豐收,她永遠奔波在田間地頭!

?

責任編輯:王維韜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 精品影片在线观看的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 五月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八区精品色欲人妻综合网| 精品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69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国产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2020精品自拍视频曝光| 久久伊人精品热在75| 久久精品免费网站网| 国产精品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看|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 999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 | 99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jazzjazz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日本精品www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一区爱区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麻豆| 国产精品第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