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環保世紀行香格里拉活動系列報道之二 ![]() 每月20日和每周五,橋頭村衛生日,村委會組織人員定期檢查。圖為村“三委”成員,正在反饋衛生檢查情況。 (施學群 攝) 香格里拉市虎跳峽鎮橋頭村位于國道214線旁,全村有314戶、1117人,現有耕地1560畝。近年來,該村大力開展州級“生態文明村”創建活動,取得明顯成效。 同心協力推進“生態文明村”創建 2014年以來,以“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好家園”為出發點,橋頭村大力開展州級“生態文明村”創建活動,成立創建州級生態村規劃建設小組,建立和完善規劃目標責任制,層層分解落實創建責任,并監督實施,并增設負責生態環境保護人員,負責生態環境保護有關規定的落實。 大學畢業,在外打工幾年后回村創業的和凡,目前,正在籌備建設一個礦泉水廠。“村里制定村規民約,要求每家每戶做好家庭衛生,規定每月20日和每周五,組織打掃環境衛生,村委會組織人員定期檢查,對各家的環境衛生進行評比公示,提高了村民愛護環境的意識。村民支持美麗鄉村建設,自覺在庭前院后栽花種樹,積極參與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整潔干凈了,環境變美了,生活更幸福了。”和凡說,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后,投資環境好了,更多在外打工積攢了一定資金的本地人和外地客商愿意來投資,優勢資源得到合理有效開發利用,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人居環境逐步改善 結合扶貧攻堅工作,橋頭村對全村的道路、飲水、供電等各項村政設施建設進行了全面規劃,并針對“臟亂差”現象大力整治。總投資50萬元,修建村內水泥路,改善全村通達條件。全村開展植樹活動,增加綠化覆蓋面;鋪設供水管道,完善供水設施,改善農村電網,促進行政村基層建設發展。 村民和麗英說:“我從小在橋頭村拉咱古組長大,這些年,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是土路,去干活,遇到車子經過,全身是灰,下雨天,一出門褲腳全是泥巴。村里有紅白事,去相幫要摸黑回家。2015年,政府投資,把村里的車路鋪成水泥路,還安裝了太陽能路燈,生活方便多了。” 目前,橋頭村生態文明村示范點建設成效明顯。村道巷道實現了硬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藍球場投入使用,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通過抓好生態村創建工作,有效改善了本村的文化、衛生、交通等狀況,農村的人文環境、人居環境、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呈現出一派綠色、文明的景象。 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生態文明村創建中,橋頭村委會強化生態環境教育宣傳工作,提高村民生態環境意識,喚起了公眾主動參與生態環境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村委會想方設法、多方籌集,落實各項建設資金,保障生態環境建設順利進行。 同時,在農業生產中,該村因地制宜,促進小麥、水稻等農作物的高產;成立了文武種養殖協會,大力發展蔬菜、水果種植,養殖土雞等綠色產業,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充分利用村級活動場所,加強素質教育和科技教育,加強生態文化積累,著力培育一批有文化、學技術、懂科學的新型農民。 橋頭村黨總支書記奚桂洪說:“創建州級‘生態文明村’中,我們一手抓綠色生態文明,一手抓群眾素質文明建設,通過黨員帶動,現在村里讀書看報、學習文化科技知識的人多了,休閑娛樂、打球健身的多了,無事生非、打架斗毆、聚眾賭博的少了,整個村莊展現出一派文明新氣象。” (記者 施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