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香格里拉市沿江一線外出務工者和大學生都紛紛回鄉創業,大規模的種養殖戶悄然興起,帶動村民與他們一起脫貧致富,王志華就是其中之一,回鄉創業以來不僅發展本土生態土雞,還積極培育提純“翻毛雞”,為家鄉雞品種增加靚麗的一筆。 2009年起,王志華曾在過昆明闖天地,當過一般職員,做過銷售總監,也曾嘗試過開店當老板的滋味,生活過得風生水起。 2013年,由于家庭原因,他不得不放棄昆明的事業,回到家鄉。經過再三思量,他接手了父母辛辛苦苦創辦6年多的養雞場,當時養雞場只養殖純土雞品種,銷售渠道也比較單一,這對在外見過世面的王志華而言并非理想,他日夜尋思著在做好父輩養殖的基礎上,要在村里發展出一番新的天地。他在向農戶收購土雞的過程中,發現了“翻毛雞”這一獨特品種,“翻毛雞”的出現一下讓他興奮起來。他想“要養就養不一樣的雞,做差異化的品種。”商業嗅覺和經驗告訴王治華,他遇到了一個好機會。 在香格里拉和麗江沿江一線經過一年半的走訪調查,王志華終于收到8只屬于瀕危的“翻毛雞”,開始進行繁育,他希望通過自動孵化、人工脫溫等現代養殖手段提高雞的存活率。期間,他還成立了公司,一邊養“翻毛雞”這個獨特品種,一邊規模化養土雞,增加收入。 剛開始,王志華的“翻毛雞”養得很順利, 年銷售初期基本上達到8000只左右,主要銷往昆明的農場和麗江餐廳。 2016年初,正當他的“翻毛雞”養殖規模在逐步擴大的時候,可以出欄的雞群突然得病,6000多只“翻毛雞”死亡,只剩下20多只“翻毛雞”。突如其來的損失對王治華是個不小的打擊,但他對“翻毛雞”卻“不離不棄”。王志華重整旗鼓,目前,他養殖的“翻毛雞”達到了300只,還帶動近50戶農戶飼養土雞。 王志華算了筆賬,為了“翻毛雞”,他4年時間投入了近60萬元。現在,新的養雞場正在建設中,還需再投入20萬元左右,才能圓滿完工。他說:“這些年當地政府也給予了不少的扶持,還幫聯系了高校的技術顧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我都會堅持做下去。” 不僅是堅持,他還有更多想法,在2017年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暨投資貿易商洽會上,他展示了“翻毛雞”的圖片,他想檢驗“翻毛雞”的市場認可度,更重要的是,結合目前的互聯網+,找合作方,擴大“翻毛雞”的銷售渠道,帶動更多的群眾奔小康。(楊云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