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9時50分,今年第7號臺風“洛克”(熱帶風暴級)于香港東部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5百帕。此時,第8號臺風(熱帶風暴級,暫無名)在海南附近洋面回旋;西太平洋上還盤旋著第5號臺風“奧鹿”、第6號臺風“玫瑰”以及另外兩個臺風“胚胎”。 臺風“組團”生成,究竟它們之間會產生何種效應?對我國有哪些影響? “洛克”和第8號臺風現雙臺風效應 第7號臺風“洛克”和第8號臺風是今年影響我國的首個雙臺風,從7月22日起,它們逐漸“攜手”,直撲廣東、海南。 幾乎23日一整日,“洛克”和第8號臺風都將保持600公里的距離。當兩個臺風中心距離在1500公里以內時,它們將產生互旋、互斥或者互相吞并的雙臺風效應。 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說,“洛克”和第8號臺風是一個大低壓渦旋的兩個中心,因此產生互旋效應。 在影響我國的互旋臺風中,位于東側的臺風,移動速度會比較快,因此“洛克”以每小時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在進入我國大陸后會迅速減弱;而對于西側臺風而言,會出現停滯或南落,因此第8號臺風在海南三亞東偏南的洋面上回旋。 “這種雙臺風效應預計持續到24日,等‘洛克’登陸消亡后,第8號臺風北側的引導氣流才會增強,使它西移。”張玲說。 兩臺風均為“優質臺風” 張玲認為,“洛克”和第8號臺風均為“優質臺風”。所謂“優質臺風”,是指臺風強度不強,能夠帶來一些降水,緩解此前高溫或干旱的情況。 這些特質“洛克”和第8號臺都符合。“兩個臺風都是熱帶風暴級,從風級上看,致災性并不強。”張玲說。 不過,即便是“優質臺風”,威力也不容小覷,它們仍會造成局部災害。中央氣象臺23日繼續發布臺風藍色預警,預計23日至24日,南海中部和西北部、西沙群島、北部灣及華南沿海有6級至7級風,臺風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和地區可達8級,陣風9級至10級;海南島、廣東中西部沿海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令人遺憾的是,“優質臺風”對飽受高溫炙烤的長江流域愛莫能助。它們個頭太小,外圍云系難以影響到長江流域,無法撼動副熱帶高壓的控制權。截至23日,中央氣象臺已連續17天發布高溫預警。22日數據顯示,江浙滬等多地超過40℃,高溫影響面積約184萬平方公里,較前一日增加36萬平方公里。 今年首個臺風活躍期6渦旋共舞 從7月21日凌晨至22日下午,在短短34個小時內,今年第5、6、7、8號臺風相繼生成。其中第5號臺風“奧鹿”和第6號臺風“玫瑰”對我國無影響。 另外,在菲律賓以東洋面及日本以南洋面還有兩個臺風“胚胎”正在發育,其中菲律賓以東的渦旋未來對我國有潛在影響。如此算來,西北太平洋目前共有6個渦旋。“這種現象是很罕見的。”張玲說。 從氣候角度看,的確到了臺風活躍期之時。“副熱帶高壓控制大陸,從當前形勢看,它給臺風騰出了地方。在副熱帶高壓南側洋面東風氣流和季風偏西風的影響下,會有多個臺風生成。”張玲解釋。 當臺風活躍期到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密切關注天氣預報,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注意防范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中國日報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