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和啟光 實習生 杜海燕) 近日,州人民政府出臺《 迪慶州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方面明確了我州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落實措施。 《方案》指出,農村留守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關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關系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穩定,關系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局。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我州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我州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監護照料和更好地關愛保護。 總體要求:堅持家庭盡責、政府主導、全民關愛、標本兼治的基本原則。既立足當前,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機制,著力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監護缺失等突出問題;又著眼長遠,統籌城鄉發展,從根本上解決兒童留守問題。力爭到2020年,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全覆蓋、未成年人保護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社會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的意識普遍增強,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環境更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農村留守兒童數量明顯減少。 主要任務:一是進一步完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鄉鎮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員會要加強對父母或受委托監護人的法制、家庭責任教育和監護指導,強化家長作為第一監護人的主體責任意識,確保農村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照顧和有效管護,用工企業、單位要提醒、督促務工人員履行家庭監護責任。 強化縣(市)、鄉兩級政府和村(居)民委員會職責,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制,縣(市)人民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政策措施,組織開展關愛保護行動,確保關愛保護工作覆蓋本行政區域內所有農村留守兒童。強化教育部門和學校關愛保護力度,各縣(市)人民政府要全面落實控輟保學及勸返復學責任制,督促監護人送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入學并完成義務教育;教育部門要落實免費義務教育和教育資助政策,提高義務教育鞏固率,確保農村留守兒童不因貧困而失學。強化群團組織關愛服務優勢,各級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關工委等群團組織要發揮自身優勢,積極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日間照料、親情陪伴、心理疏導、法律援助、課業輔導、假期營地活動等關愛服務。強化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各縣(市)要加快孵化培育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構、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志愿服務組織,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其深入城鄉社區、學校和家庭,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融入、家庭關系調適等專業服務和關愛行動。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救助保護機制。建立強制報告機制,學校、幼兒園、醫療機構、村(居)民委員會、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救助管理機構、福利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脫離監護單獨居住生活或失蹤、監護人喪失監護能力或不履行監護責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傷害或不法侵害等情況的,應當在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告。建立應急處置機制,各縣(市)要制定完善農村留守兒童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形成統一指揮、信息暢通、流程清晰、職責明確、轉接有序、快速響應、處置有效的反應和處置機制,強化信息化、精細化、規范化管理調度,對行政區域內發生的侵害兒童行為第一時間發現、快速處置、實時公布信息、不留盲區。建立健全評估幫扶機制,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各項分類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制度,不斷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社會保險體系建設。落實監護干預機制,簽訂委托監護協議等法律手續。三是通過為農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幫扶支持、促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倡導用工單位、社會組織和專業社會工作者、志愿者隊伍等社會力量,為農民工照料未成年子女提供便利條件和更多幫助,從源頭上逐步減少兒童留守現象。 《方案》還從組織領導、細化方案、強化管理、激勵問責、宣傳引導等方面對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提出具體的保障要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