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閔康

來源:香格里拉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8-22 09:06:01

敬業愛農 奉獻一生

時光荏苒,轉眼閔康已進入“知天命”之年,30年的勤勤懇懇換來的不僅是農業部“國務院特殊津貼專業技術人員”“全國糧食增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專業技術人員”“全省糧食增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云南省技術創新人才”“科技進步獎”等諸多榮譽,還有與家鄉人民的深厚情誼。

飲水思源 情系家鄉

1988年,畢業于云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的閔康,放棄了留在昆明工作的機會,回到迪慶高原。他說:“家鄉養育了我,家鄉需要我,我要為家鄉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他不僅自己回到家鄉,而且把可以分配在“昆明船舶集團”的女朋友也帶回了迪慶一起為家鄉的農業事業貢獻力量。

回憶起當時的工作生活情況,閔康說:“當時的工作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一把鋤頭、一把尺子干工作,自己買自行車、工具,自己找地、整地、劃分小區做試驗,一天騎車80多公里,進行農作物病蟲害調查、品種收集、資源調查、產量測定;生活中,用蒿枝棍做筷子、用土塊石頭做凳子,一個禮拜買一次菜……”有件事至今閔康記憶猶新,結婚后的第二天,領導就帶他去維西縣下鄉,在瀾滄江沿岸,他們一直走路指導農戶實施小麥條播。這一去就是60多天,白天在地里勞動,指導、示范小麥開墑條播,幫農民撒種子、開溝、蓋土,晚上在農戶家借宿……

曾經經歷過的一切還歷歷在目。工作和生活的艱辛,沒有磨滅閔康的意志,而是更加堅定了他努力工作、推廣科技的決心與信心。

多崗鍛煉 豐富閱歷

1989年3月,閔康從州農科所調到州農牧局農業科從事科教、項目計劃管理工作;1994年6月調到州農田建設辦公室從事農田工程建設工作;2002年兼任州農村勞務輸出服務中心主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迪慶項目點負責人、愛德基金會迪慶項目點負責人,從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社會科學研究、工程建設等工作;2000年到維西縣攀天閣鄉進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2001至2003年,先后在維西縣鄉鎮、縣級單位進行“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指導、督導、檢查等。

多崗位、多學科的工作經歷,豐富了閔康工作積累和工作閱歷及經驗。村建工作中,閔康所在的工作隊爭取了一些資金用于修建(硬化)鄉鎮過境路。為了節約資金、保證質量、增加本地農民收入,工作隊要求該工程由本地農民施工,閔康負責工程測量、規劃、設計、預算、監理等。他每天堅持在工地檢查材料、檢查施工質量、優化設計方案,用最短的時間、最實惠的方案完成了建設任務。

1998年,德欽縣“29”旱改水工程設計中,閔康負責指導縣級施工。進入工地后,他每天與農民同吃同住,指導農民施工、分配工程量、檢查工程質量,堅持到最后工程結束。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了20多公里管道、120座水池開挖、安裝,解決了當地農民飲水困難和200多畝耕地的澆水問題。

當閔康回到單位,才知道表妹因病去世,但由于通信不便,家人也怕影響他的工作,所以沒有通知他。

艱苦創業 脫離苦境

2004年,閔康調回州農業科學研究所主持工作。面對破舊不堪的職工住房,70年代建設的已是危房的磚木結構辦公室以及無公害市場建設的巨額欠款,他一片茫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閔康確定了“聚人心、建制度、抓建設”的單位發展思路。有段時間,他每天堅持加班到12點,制定工作制度、工作計劃、編制項目報告等。2006年,爭取昆迪合作項目建設了辦公室;2008年、2010年,爭取農業部項目建設了實驗室;2009年,職工集資建設了職工住房;通過爭取項目、爭取投資,償還了無公害市場建設欠款及貸款。

創業初期,閔康和同事們經營管理無公害農產品交易市場,自己擺攤設點銷售農產品;帶領職工上山挖山基土,自己管理、種植基地,通常是早上8點下地,晚上8點回家。職工常說,我們比農民還苦,所長比農民還農民。

2005年12月的一天,閔康回到家中,女兒拿著一本日歷對他說:“爸爸,今天我們要算賬了。”他問:“算什么賬?”女兒說:“今年,媽媽和我給你打了考勤,你每在家陪我們吃飯一天,我們就在日歷上打個勾,你看看你在日歷上有多少個勾?”看著一年日歷本上寥寥無幾的“勾”,面對女兒的提問,閔康無言以對,陣陣愧疚涌上心頭。

通過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單位走上了兵強馬壯、條件完善的健康發展“快車道”。

積極履職 不辱使命

在農業基礎研究科技推廣中,閔康堅持深入基層、深入農村,到田間地頭,到農民中,宣傳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惠農措施。指導農民、科技人員開展工作,及時發現、反應、解決問題,把各項惠農措施落到實處,讓農民充分享受改革開放及惠農政策的成果。

在單位管理中,閔康嚴格執行各項方針政策,遵守主管部門規章制度,創新實施以“仁”為基礎、“術”為保障、“創”為手段、“樂”為目標的管理模式,實現管理民主化、科學化、制度化、高效化。

在工作生活中,閔康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廉潔自律、率先垂范、關心職工、心系農民、扶貧濟弱。他還以看望困難職工、繳納特別黨費、捐資助學、募捐、結對幫扶等形式用愛心回報社會。

近年來,閔康先后主持實施了省部級項目10多項,地廳級項目30多項,圓滿完成各項考核指標。推廣農作物良種10多萬畝,高效栽培技術50多萬畝,增加產值16567.5萬元;選育農作物良種8個,撰寫項目報告150多份,地方經濟及專項產業發展規劃10余份,地方農業標準2份,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在其他科技刊物上發表論文20余篇,撰寫農民培訓教材4本,出版專著1本。

閔康提供的專業農技指導解決了藏區良種供應不足、高效栽培技術推廣慢、缺乏農業地方標準、科研力量薄弱、科研業務面狹窄等難題,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為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成為了迪慶州農業基礎研究、科技推廣的學科帶頭人。

2010年,面對單位非專業人員逐步增多的現狀,閔康意識到專業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但同事認為工作多、任務重,很難抽出時間進行專業學習。為了給職工樹立榜樣,他毅然報考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碩士研究生,同年通過了全國“GCT”考試。擠時間、加班加點工作、學習,利用2年的時間完成了碩士學位所有課程的學習,學位論文《迪慶藏區青稞高效栽培技術研究與開發利用》被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評為優秀碩士論文。以現身教育的形式為職工樹立了榜樣,在單位營造了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單位職工逐步養成了自覺進行專業學習的習慣。目前,單位科技人員自覺參加專業學歷晉升學習風氣蔚然成風,州農科所形成了如果非專業人員調入單位就必須通過專業學歷教育,單位所有職工都要進入專業技術人員系列的制度。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幾十年彈指一揮間。不知不覺,閔康在迪慶高原農業科技研究推廣這個崗位上工作了近30年,他利用成熟的技術、年富力強的經驗,積極為“三農”服務,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作出了努力,用實際行動踐行“為三農服務終身”夙愿。(余麗芹 杜海燕 王蔚)

責任編輯:李毅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 97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99er热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精品香蕉久久久午夜福利|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色综合久久综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成人精品无码色欲|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人与狗精品AA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WWW456C0M| 视频一区二区精品的福利|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好湿好大硬得深一点动态图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