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車輛駛入香格里拉市三壩鄉哈巴村,眼前,一條干凈衛生的水泥路像潔白的玉帶纏繞在通往海扎巴移民新村的山路,平穩行駛不到一小時我們已從村委會趕到了海扎巴村民小組。 村黨總支書記彭杰告訴記者:“以前,到海扎巴村民小組要花兩個多小時時間,而且道路凸凹不平,彎彎曲曲,要是碰上雨水天,還經常出現塌方,現在,村民搬到了離公路較近的地方,而且修了衛生路,困擾在村民心頭的出行難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海扎巴村民小組是哈巴村最偏遠的村落,43戶群眾零星分散在山腰,由于居住分散,山高路遠,村里沒有一寸水泥衛生路,建房成本也很高,一袋水泥馱到村里價錢要高出兩倍多,為此,誰家也修不起新房,很多村民只能居住在危房中。另外,該村民小組背靠大山,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隨時威脅著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建蓋新房,搬進新家是海扎巴村祖祖輩輩的心愿,在精準扶貧工作的推動下,祖輩的心愿成為了現實。為徹底改善群眾出行難以及生產生活落后的現狀,駐村工作隊和包村干部經過認真研究和多次調查,最終把海扎巴村民小組列為“甲地搬乙地移民搬遷項目”。 為把海扎巴打造成移民搬遷示范點,解決好移民生產生活問題,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項目搬遷點選擇了離公路較近,地勢平坦,沒有地質安全隱患的地塊,并抓住移民安置機遇,高起點規劃建設移民安置點,并配套實施了水、電、路等“三通一平”工程。另外,項目實施單位對安置點房屋統一設計、統一標準,達到了外形美觀、整齊的效果。 在海扎巴移民搬遷工作中,該村充分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工作隊員犧牲休息日,和村民一起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按高標準、高規劃的要求,全身心投入到新家園建設中,為43戶群眾建起嶄新的磚瓦房,干凈衛生的水泥路鋪到各家各戶,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在歡歡喜喜搬進新家時,很多群眾在門框上張貼了紅彤彤的對聯,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部分村民還掛起了大紅燈籠。 走進海扎巴移民新村,新農村、新氣象、新家園的氣氛撲面而來。村民李榮華家新蓋的兩所新房已裝修完畢,家里電視、沙發等現代家具一應俱全。“在黨的好政策引領下,我們海扎巴村民終于住進了新房,實現了幾代人的搬遷夢,現在路好走了,飲水也有了保障,用電也方便了,地質安全上的擔憂也沒有了,可以安心過好日子了。”李榮華笑容滿面。 “感謝黨委政府為我們集中安置,進行了‘三通一平’建設,還給我們每家補助10萬元的建房費,讓我們住進了新家,過上了安穩的日子。”搬進新家后,村民海文亮難抑心中的激動之情。 哈吧村精準扶貧工作隊長和貴武說:“為使扶貧安置群眾‘搬得出來,穩得下來,富得起來’,我們將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脫貧攻堅與建立穩定收入的主導產業結合起來,一方面,將加大海扎巴群眾的技術培訓力度,加強農村勞務輸出;另一方面,將結合該村的氣候和地理優勢,按照圍繞市場調結構的發展思路,大力培育花椒、藥材等種養殖業,讓群眾真正富起來,實現脫貧致富的目的。”(文/陳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