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澤一行深入我州旅游產業發展示范點——普達措國家公園調研。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勇) 9月14日上午,出席迪慶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慶祝活動的中央有關部門祝賀團和云南省祝賀團調研我州旅游產業發展情況。中央有關部門祝賀團團長、國家民委專職委員、中央民族大學黨委書記張京澤等領導參加調研。州委書記、州人大常委會主任顧琨,州人大常委會正廳級領導李燦光,副州長和麗萍等一同調研。 當天,張京澤一行深入我州旅游產業發展示范點普達措國家公園察看并聽取相關工作匯報。 張京澤充分肯定了普達措國家公園發展模式和成效。他說,國家公園建設體現了中央綠色發展理念,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通過實踐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他希望迪慶州繼續探索創新模式,做好旅游產業轉型升級,使香格里拉品牌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 據了解,普達措國家公園是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公園,屬國家5A級景區,由碧塔海自然保護區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哈巴片區屬都湖景區兩部分構成。公園以高山湖泊、雪山草甸、民族風情著稱,融生物多樣性、景觀多樣性、文化多樣性為一體,具有極高的保護價值和展示價值。 上世紀90年代,碧塔海與屬都湖兩個景點開始發展旅游業。當時由于未修公路和棧道,游客需騎馬穿越草甸才能進入景區,牽馬生意火了起來,但馬兒踩踏草地,一定程度污染水質,還造成碧塔海珍稀魚種死亡。2007年6月,普達措國家公園正式掛牌后,公園堅持保護下適度開發的理念,通過2.3%面積的利用,實現97.7%范圍的有效保護。為保護草甸和水質,取消了騎馬項目,修建了棧道,游客乘電瓶車統一進出景區,以步行和坐船為主要觀光形式。為做好護林工作,每天都有消防、護林隊員巡查。按照“公園與社區共同發展”理念,以發放退出經濟活動補償、教育補助等方式,使原來居住在保護區內的藏族群眾從國家公園的建設與保護中受益。2006年以來,公園對涉及的建塘鎮、洛吉鄉2個鄉鎮,紅坡村、九龍村、尼汝村3個村委會開展反哺,第一輪5年的反哺資金已兌現2500多萬元,社區群眾人均年收入從原來的1700多元增加到目前3800多元。在公園就業的社區群眾占公司員工總數的30%以上,主要擔任環保車駕駛員、環衛人員、護林員及解說員,進一步增加了收入。隨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建設,當地社區群眾逐漸改變了依靠消耗生物資源生存的傳統生活方式,積極參與保護區管理,增強了生態保護意識。2016年,普達措國家公園接待游客140多萬人次,總收入超過3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