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楊云萍) 黨的十八大以來,香格里拉市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總內容,作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面貌的大事實事,以改善人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如今,香格里拉市建設了一批規劃布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環境生態優良、公共服務均等具有高原、民族特色一體的鮮明的美麗鄉村,猶如一幅壯美的時代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圍繞“把香格里拉市建成生態優良、環境優美、宜居宜游宜業的中國最美藏區”“滇西北高原明珠”和“高原生態旅游城市”目標,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思路,穩步拓展城市規模,努力完善基礎設施,強力規范建管秩序,大力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城鄉面貌得到進一步改觀,城市承載力、吸引力和競爭力得到增強。按照“政府投入為引導、農民和集體投入為主體、社會力量多方支持”方式,該市大力度推進基礎設施改善、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扎實推進,農村面貌大變化。 近兩年,全市共計投入13.43億元,實施了路、電、水、房、衛生室、活動場所等建設,建設通村進組入戶道路1039公里,實現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硬化路全覆蓋,村民小組道路硬化率達到95%以上。全市完成了18個集中搬遷安置點879戶3500人的民房建設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了157個村的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實現了農村人口安全飲水的全覆蓋。截至2017年,全市62個行政村(居委會)公共活動場所全覆蓋,寬帶網絡、廣播電視、10千伏動力電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覆蓋。 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以冬春、夏秋季節交替期為重點時段,以農村周邊、主干道周邊、溝渠周邊為重點區域,集中治理垃圾亂放、柴草亂垛、禽畜亂養、污水亂潑、糞便亂堆“五亂”現象。政府牽頭,引導各地建立了垃圾分級治理制度、村莊環境衛生管理制度、保潔員工作制度和門前“三包”制度等,全市所有村民小組建立了義務保潔隊伍,村組環境衛生維護逐步實現常態化。 完善生態環境監管、生態保護補償、執法監督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劃定了環境生態的紅線。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實施農村土地保護工程,推動退耕還林還草,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全面推進治水、凈氣、護田和村邊、路邊、水邊、屋邊綠化。 通過完善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有效串聯住宅小區、城市公園和商貿街區;持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城市品位;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快公安、交通、市政等綜合平臺信息共享;加快城市功能設施的完善,實施美化亮化工程,建成多個公園,改建一批停車場、菜市場、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讓街道更整潔、人行車行更有序、綠化養護和設施維護更到位,以提升城市宜居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