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西高莊村,人們都會豎起大拇指。這里的環境干凈整潔,設施規范齊全,更讓人們佩服的是西高莊村30年如一日,堅持以“育民”工程為本,使“強村”“為民”工程中的各種難題迎刃而解。西高莊村在僅有的100多畝土地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營發展方式,淘汰落后產能,實現了利益最大化,交出了“2016年全村固定資產總值4.5億元,人均收入20200元”的最靚成績單。 作為“河北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涵育基地”,西高莊村先后投入600萬元建起高標準綜合教室,陸續成立了民兵之家、尚德志愿者服務隊、愛心基金會等50個社團組織。2016年,西高莊村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成功舉辦農民新風繪畫展,成立社區書院和旗袍協會;開展“好家風家規”征集活動,組織村民拍攝全家福,開展“隨手拍”活動,開拓傳承優秀文化、弘揚現代文明、傳播正能量的新載體。如今的西高莊村,絲竹之聲悅耳,沿村的文化長廊上是村民自編自繪的新二十四孝圖,描繪出村民對孝文化真諦的解讀。 王煥榮是西高莊村黨總支書記,她以一名真正共產黨人的無私情懷,憑借著對農村事業發展的高度責任感和銳意進取、永不服輸的精神,團結帶領西高莊人以育民、強村、為民工程為載體,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農村與城市的夾縫中,硬是闖出了一條通往文明富裕的康莊大道。她傳承與堅守“好家風好家訓”的美德,從點滴小事做起,為營造和諧、文明的社會氛圍做貢獻。 王煥榮(右一)圖片來源于網絡 審時度勢 帶領群眾致富不停歇 “困難也是機遇,再難也要堅持。”這是王煥榮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1987年,她帶頭從自家拿出5000元,籌集資金20萬元,辦起村里第一家企業——聯盟線材廠,當年盈利10萬元。自此,王煥榮在帶領群眾致富的路上便沒有歇過腳,凈水劑廠、體育設施公司、服裝廠等十幾家村辦企業相繼發展壯大起來。 上世紀九十年代,西高莊村所處的地域優勢逐漸凸顯,王煥榮審時度勢,又把發展目光聚焦在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上。1998年以來,先后建起了超達酒店、社區服務中心、超達服裝廠、超達雙語幼兒園、超達老年護理院等多家企業。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面對經濟增速減緩、效益大幅回落的局面,該村部分黨員干部產生了悲觀失望和畏難情緒。為此,王書記多次召開黨員和村民代表大會,全面客觀分析該村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和面臨的新形式、新問題,既充分估計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又看到發展的潛力和機遇,從而增強了黨員干部和廣大村民戰勝困難的信心。經過充分的市場調查論證,2009年4月,該村投資1.6億元的“亨佰麗(義烏)小商品批發城”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占地21畝,建筑面積6萬平方米,被河北省政府列為重點建設項目。2011年9月26日亨佰麗小商品批發城投入運營,為社會提供了2000個就業機會,在西高莊發展的歷史中寫下了重重的一筆。自此,該村形成了二、三產業協調發展、集體帶動個體的經濟發展的良好格局,徹底改變了西高莊貧窮落后的面貌。 “要想服眾,必先律己”。從辦第一家企業開始,王煥榮便為所有村干部定下“鐵律”:在籌建經濟實體過程中,村干部及家屬不準介紹或承包建設項目工程,所有建設項目全部實行公開招標,村干部不準接受建設施工方任何形式吃請;每個村干部每年都要簽訂目標管理責任書,每半年民主評議一次……目前,該村“兩委”班子成員總計7人,只有一間20平方米左右的辦公室。“每天要下企業、跑項目、組織村民活動,哪兒有時間坐辦公室呀!”王煥榮說。 大“家”小“家” “家”情懷? 王煥榮受表彰歸來后和鄉親們一起交流治家的心得。圖片來源于網絡 走進保定市蓮池區西高莊村黨總支書記王煥榮位于18層頂樓的家,屋內設施簡單、整潔,墻上并列懸掛的家訓和一張40多人的“全家福”格外醒目,讓人立刻感受到這個家庭的溫馨和諧美滿。 王煥榮用她特有的智慧撐起一個幾十口人幸福和睦的小“家”,用她獨有的擔當筑起一個幸福和諧的大“家”。任村黨支部書記30多年來,王煥榮用心血和智慧書寫“家”情懷。 她帶領班子成員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模式,健全村務管理機制、完善服務體系,繁榮村莊文化、改善人居環境,把一個曾經人均收入不足700元、集體負債10萬元的窮“家”,建設成固定資產總值4.5億元,年人均收入2萬元的新家園。 作為西高莊村的“當家人”,王煥榮熱心公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原來他們家有一塊宅基地,王煥榮說要拿出來交村使用,丈夫王建民二話沒說就無償把自家宅基地讓了出來。2008年在村民拆遷分房過程中,有幾個村民對自己分的房子不滿意,王煥榮主動把自家分的房子給村民置換了三次。王煥榮說:“今年,我們村辦了好幾項大事,建社區書院、小區和亨佰麗小商品城免費wifi全覆蓋、投資200萬元修建占地7畝的健身場所……其中最重要的是圓了村民們的夢,在北京辦畫展。” “孝老愛親,厚德篤學,感恩惜福,包容友善,和諧互助,勤儉治家,愛國守法,誠信奉獻”,這不僅是王煥榮家的家訓,也是西高莊這個大家庭做人做事的準則,是映射出每個人心中最燦爛的那縷陽光。 30年矢志不渝,30年滄桑巨變,在西高莊發展的歷程中,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以來西高莊生活的巨大變化,看到了黨的基層組織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看到了基層黨員干部政治堅定、勤政廉潔、為民服務的無私情懷。30多年來,西高莊始終堅持“育民”為本,“育民”工程讓村民們知識豐富了、素質提高了、思想觀念與時俱進,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村里各項事業發展駛入快車道。村里的文化建設、經濟建設、社會建設等得到發展,一項項福利讓村民感受到小康村的建設步伐更加鏗鏘有力,村民們樂享其中,幸福感在每個村民心中蕩漾。 “西高以我為榮!”——是西高莊村全體村民心底的吶喊,更是全村希望之所在。(央廣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