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系統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微言教育”推出專欄“走近教育黨代表”,通過“一幅素描”“一張名片”“一段視頻”“一紙寄語”“一個故事”,集中反映教育系統黨代表的風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來自貴州大學的十九大代表——陳堅同志。? ? ![]() ![]() ? ![]() ![]()
? ![]() ? ![]() ![]() ![]() ? ![]() “補腦、動手、彎腰” 三大實招科學扶貧 “同志們,我們貴州省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是習總書記最牽掛的地方。貴州大學要主動積極服務和投身貴州大扶貧戰略行動?!标悎酝緯r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記在心上、扛在肩上。? 2015年8月到貴州大學任職后,擔任過地方黨委和省直廳局主要負責人的他結合工作經歷,提出了“補腦扶智、動手扶業、彎腰扶貧”的具體做法,號召全校師生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他到學校對口幫扶的貞豐縣,與派駐的“第一書記”挽起褲腳到村寨開壩壩會嘮家常,為當地精準脫貧打下組織和人員基礎。通過“農校對接”,把山區貧困戶的農產品送進學校食堂,切實推動“高校后勤有保障+助推脫貧”的雙贏。? 他每次深入基層調研都要求專家學者領任務、出智慧,發揮高校智庫作用,帶頭撰寫的《易地扶貧搬遷應注重提升五種能力》一文在《光明日報》發表。他喜歡到學??萍挤鲐汓c去,時常走進被《人民日報》評為“把論文寫在群山間”的“核桃專家”潘學軍教授的萬畝核桃林,下鄉給發展獼猴桃產業的龍友華教授把脈助力,大力推廣推薦學校科研團隊選育的藍莓、刺梨等新品種,以及半夏、金釵石斛、太子參等藥材。? 他注重“助學扶志、資助育人”工作,要求學校資助工作全覆蓋,確保占學校學生總數45%的貧困學生安心學習。他給學生上黨課、上形勢政策課,參加畢業生支部活動,引導青年學生立德成才、回饋社會、扎根基層、記住鄉愁,讓學生真正成為“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