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陳曉波 楊富東 宋金艷 王云 李紹明 云南網訊?黨的十九大代表、玉溪市第一小學校長楊瓊英帶來了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精心制作的畫冊,把邊疆教育的喜訊帶到北京。 本報記者 雷桐蘇 攝 一本精美的畫冊,既有“厚度”,更有“溫度”。它反映出云嶺山鄉基礎教育舊貌換新顏的巨變,飽含著楊瓊英代表對邊疆民族地區教育扶貧的真情投入。 黨的十九大代表、玉溪市第一小學校長楊瓊英帶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本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精心制作的畫冊《喜迎十九大 邊疆教育看變化:基層黨代表楊瓊英眼中的云南基礎教育新變化》。 “美麗校園、信息化校園、校安工程、孩子營養餐計劃、教師職稱改革……”一有機會,楊瓊英代表就會向大家展示這份禮物,通過自己的視角反映黨的十八大以來教育事業翻天覆地的變化。她說:“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非常感動,在自己的身邊有許多教育民生福祉是觸手可及、真真切切的。” 楊瓊英代表的教育扶貧情結始于2007年。那年冬天,楊瓊英帶領學校骨干教師走進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羊岔街小學支教。簡陋的校舍,孩子們渴求知識的眼神,深深觸痛了她,成為揮之不去的記憶。“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楊瓊英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10年后,作為教育部卓越領航工程全省唯一一位小學領航校長,楊瓊英率領“名校長工作室”團隊32位校長,翻山越嶺,走進貧困山區學校,問診把脈開良方。“每到一個地方,我看到的學校都是最美的風景、最安全溫馨的建筑,印象中的毛坯房校舍已經不復存在。” 她和同事們用筆和相機精心記錄,便形成了她手中這份沉甸甸的禮物。 “深入再深入,思量再思量。”這是曹春葉代表的工作方法,也是她當選十九大代表后的工作狀態。 身為梁河縣勐養鎮幫蓋村黨總支書記,曹春葉代表對基層農村的情況了如指掌,對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了然于心,但她的雙腳還是“歇不住”,當選黨代表后,走訪調研更是忙得“根本停不下來”。在她看來,黨代表不僅要掌握情況,還要分析問題、深究根源,為大會提出有價值、有分量的意見和建議。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多次入戶調研后,在縣委的支持下,曹春葉和梁河縣各鄉鎮的黨委書記、黨支部書記聚在一起,來了一場“頭腦風暴”——大家立足當前談感受、著眼未來說想法,視野變得更開闊了,關注的重點也更突出了。 “脫貧攻堅,不是說把房子蓋好就完事了,更重要的是創造條件提升貧困群眾的持續發展能力。”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實際,曹春葉準備了兩條建議:“希望中央繼續加大邊疆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流動,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夯實基礎。同時,強化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支撐,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使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更快更穩。” “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是一項光榮的使命。”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云南省皮膚病醫院執行院長、云南省皮膚性病研究所所長何黎代表從包中翻出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一組組數據、一段段摘錄、一句句話語……記錄著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乃至全國醫療衛生領域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更記錄著她深入一線醫療機構聽取的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心聲。 何黎說,《中國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權進步》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億人,參保覆蓋率穩固在95%以上,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一張覆蓋全民的醫保網正在成形,這對于一個13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十分不易。此外,有著60多年“以藥補醫”歷史的藥品加成制度被逐步取消,看病貴的難題得到有效緩解;分級診療制度有了重大突破,一個個覆蓋省、市、區,乃至鄉的醫聯體為群眾健康保駕護航……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改善,居民人均壽命在逐年增長,“健康中國”的構想逐漸成為現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