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夕陽紅
▲ 做木工。 ?
▲ 展示收藏的奇石。
▲ 構思根雕。
▲ 拉響自制的弦子。 自1964年8月參加地方稅務工作,到1999年8月光榮退休,趙建華在稅務部門工作了35年。退休后,他不忘共產黨員的初心、不忘勞動人民的本色,保持根雕石藝等業余愛好,推進老年人門球運動,熱心公益事業,在迪慶高原描繪了一幅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夕陽畫卷。 真情書寫昨日輝煌 趙建華出生在維西縣永春鄉拖枝大村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初中畢業回到生產小隊當計分員。后來推薦參加工作,先后在白濟汛鄉基層稅務所當過稅務專管員、會計、所長。1963年,到新成立的州財政局稅政科工作。當時,稅務部門還沒有單獨設立,稅務各項業務均由稅政科負責辦理,人員配置只有兩人,其中一人已50多歲,因不適應高原缺氧寒冷天氣,常年外出就醫治病,稅政、會計、票證、統計等業務全部壓在趙建華身上,他以忠于黨的事業、熱愛稅務工作、踏實認真的作風,承擔重任,全身心投入到全州稅政工作中,圓滿完成了各項稅務工作。 1982年,財政、稅務分設,他被任命為迪慶州稅務局副局長。為了組織稅收,支持地方經濟建設,他想方設法加強稅收征收管理,經常帶隊深入全州各鄉鎮,翻山越嶺走進千家萬戶。 1995年8月25日,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6年,國稅、地稅機構分設,他被任命為第一任州地稅局副局長。機構分設之初,面對職工思想波動、辦公條件簡陋、人員不足等困難,他積極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團結帶領全體地稅職工迎難而上,深入廣大納稅人,宣傳稅收政策法規,加強征收管理、堵塞和查處偷漏稅行為,超額完成了省局下達的稅收征收任務。 1988年12月,國家財政部向他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人員榮譽證書》,證書中寫到“趙建華同志從事財會工作滿三十年,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貢獻?!眱赡旰蟮?990年5月9日,國家財政部向他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財稅人員榮譽證書》和胸章。 “在萬千稅務工作者中,我把青春融進祖國的江河、雪山、草原,融入稅收事業的長河里,為國聚財,我只是一朵浪花,我感謝祖國沒有忘記我,我將在今后的歲月里加倍努力工作,才能報答黨和人民對我的培養和信任?!?這是趙建華的感言。 1999年8月,趙建華在稅務部門工作35年的歷程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光榮退休。 根雕石藝陶冶人生 身退心不退,永葆青春本色。退休后的趙建華主要在麗江、迪慶兩地生活,依然保持活潑開朗、幽默風趣、樂于助人的風格。他把對財稅工作的熱愛轉移到諸多業余愛好上,一心撲在根雕、石藝、書法、繪畫、木工手藝、種樹養花上,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我積極參加黨支部學習和活動,把業余時間用到健康的愛好之中,同時,我要用健康的文體活動,帶動身邊的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趙建華說。 趙建華把“創作室”設在家里的三樓陽光棚里,上百件各式各樣的根雕滿滿當當地擺滿了整個空間,動物、人物、風景、底座等,應有盡有。這些作品神態逼真,妙趣橫生,處處透著濃厚的香格里拉文化韻味。 趙建華愛好根雕出于偶然。有一次,路邊一塊造型奇特的樹根引起了他的注意。出于對藝術的敏感,趙建華將它帶回家。用刻刀稍加雕飾,朽木竟變幻出了精美的造型。從那時起,他便迷上了這門藝術,一有空便到山上、林間搜尋樹根。每找到一根“好料”,他都興奮異常,回家后,飯也不吃就開始構思雕刻。 為了這個愛好,閑暇時他最常光顧的地方,是迪慶高原的河流、荒山荒坡。有一年春節過后,他去附近的河邊撿樹根,被冰冷的河水沖跌倒,回來患了重感冒。他卻開心于自己找到了一段沙棘根,這段難得的材質被他制作成了作品《舞》,表現了一位弦子舞者的舞姿和神態。 每一件作品,他都能講出一個幕后故事。一件叫“花生王”的根雕,是趙建華最為滿意的作品之一,它上面紋理清晰,線條明快,活脫脫是一顆剛從地下挖出來放大了上百倍的帶殼花生,湊近似乎還能嗅到泥土的芬芳。2011年,趙建華路過一個修路的社區,撿到一塊黃連樹根,他左思右想,反復雕刻,后來制作成了《回眸》,他解釋說:“這只馬鹿深情回頭,好象在尋找自己的精神家園。其實,根雕材質只要點撥得當,就能化腐朽為神奇?!彼淖髌贰断藏S收》,在云南省地稅局舉辦的離退休人員攝影書畫展上榮獲二等獎。他還擔任了云南省石文化研究會理事。 退休在家,趙建華全身心投入根雕創作中,他發現根雕不僅可以用來觀賞,還有很大的實用價值。他把收集的樹根精心雕刻,再刷上土漆,根據不同形狀做成小盆景、筆掛、衣架、拐杖。香格里拉縣城許多人搬新家,逐漸形成在客廳、臥室、書房內擺根雕的風尚,取意“辟邪、納?!薄S杏H戚朋友感興趣,央求購買,他便慷慨相贈,甚至還會應大家的要求量身制作。他覺得自己每一件作品都彌足珍貴,獨一無二,打算建立一個根雕博物館,免費讓社區群眾觀賞,一起交流學習。 自從迷上了根雕,每件作品都需要一個支架陪襯墊底,才算是一件完整的藝術品,趙建華擅長的木匠活正派上用場。根雕的木底座,就是他自己完成的,上面的毛筆字也是自己的墨跡。他的每一件作品所有環節全部出自雙手,集石、書、畫、藝為一體。 在尋找根雕原料的過程中,趙建華經??吹浇舆?、山坡上,甚至是草甸中,會有許多千奇百怪的石頭,千百年來,扔在那里,無人問津。這些石頭,有的圓潤可愛,有的層次分明,有的孔竅繁多,有的色彩斑駁。他隨手撿回來,閑時慢慢品味,不經意地清洗、打磨,于是一幅幅別具風格的畫,就依稀展露出來。撿的石頭多了,趙建華發現,香格里拉境內的奇石種類齊全,風格獨特,什么金沙江卵石、雪山石、龍泉石,甚至黃龍石、樹化石都能找到。 撿拾奇石時間一長,趙建華對石材的把握越來越有底氣?!敖邮c雪山石都有區別,雪山石受的侵蝕嚴重,孔竅居多,江河石則圓滑。”趙建華說,他能一眼看出江河石哪塊是上游石,哪塊是下游石,原來,上游石沖涮少而棱角多,下游石沖涮多而卵形多。一件好的奇石作品,加工的環節很多,先要把石頭上的沙子清洗掉,還原石頭本色,然后,反復抹上變壓器油,把石頭的紋理亮出來。再用石膠把作品粘到木制底座上去。趙建華根據奇石形狀、大小、顏色等精心設計底座,擺上去石頭,渾然一體。 奇石的欣賞如同蘭花界的“藝蘭”,取名是關鍵一環。梯田韻律、春江銀波、晨霧、悠悠山泉……聽聽這些名字,就可以想象趙建華奇石的模樣。 推廣門球 熱心公益 “啪”一聲,沖門得分,5名地稅系統退休干部,穿著統一的運動服,在州老干局門球場內開心地玩著。說起與迪慶門球運動的情緣,趙建華可謂有汗馬之功。全省少數民族門球運動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輪到迪慶主辦時,只有一塊場地,沒有專業的運動隊伍,結果放棄了。趙建華是迪慶參加門球動動較早的一批人,因為全國地稅系統一直在倡導這一運動,他也就愛好上了這一運動,并決心推廣。退休后,他在迪慶駐麗江干休所經常參加門球訓練。 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這是全國人民的大事喜事,是我國走向體育強國和全民健身、健康中國的新起點。為慶祝這一喜事盛事,并推動全州門球運動發展,他多方籌集經費,自己動手設計制作了老年人門球賽會旗,并集齊了一組天然花紋為“2008”字樣的奇石。同年4月,民政、老干、地稅等部門支持3萬元經費,由他牽頭在迪慶駐麗江干休所舉辦了迪慶州迎奧運首屆老年人門球運動會,22支球隊參賽。“期間,因經費不足,我把老伴請來做飯,為隊員提供免費的午餐四菜一湯,解決生活問題,圓滿完成了比賽?!壁w建華回憶說。 之后,大家商量形成制度,全州三縣一區輪流當莊,并將全州老年人門球賽名稱定為“迪慶州老年人門球輪值賽”,至今年已舉辦了9屆。老年人門球輪值賽不分配名額、凡身體健康、適應參賽地區氣候、本人自愿、家人同意的都可以報名參賽,體現了人人參與、人人快樂、鍛煉身體、交流感情、增進友誼的主題。這項運動得到了州委、州政府及州老干局、文體廣新局、老齡委和三市縣一區的大力支持。 第二屆全州老年人門球輪值賽在維西縣舉辦。維西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參加了開、閉幕式,并為第一、二、三名頒發獎狀和獎金,運動員獲得了紀念品。迪慶地稅系統的門球運動,也在他的影響帶動下積極開展起來。2009年,迪慶地稅隊獲得了全省地稅國慶六十周年門球比賽第三名。2010年,香格里拉縣舉辦第三屆全州老年人門球輪值賽時,專門拔款18萬元,在敬香路縣老年活動中心修建門球場。趙建華幫助設計施工,按質按量完成了建設任務,并為該縣培訓了一批門球新學員。2016年,香格里拉市遷址新建老年活動中心,并決定建設2個陽光棚封閉式人工草坪門球場。他主動幫助設計圖紙和參與初期劃線施工。在該市老年活動中心落成和第八屆全州老年人門球輪值賽期間,舉辦了趙建華大型奇石根藝作品展,免費向市民開放參觀。 為感謝趙建華在門球運動中的貢獻,香格里拉市全體門球隊員向他贈送“余熱生輝作貢獻”匾牌。迪慶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輪值賽組委會向他贈送了“迪慶州老年人門球輪值賽發起人和組織者趙建華同志甘為老年人門球運動傾情奉獻心力”匾牌,這是對這位老人無私奉獻發揮余熱的肯定和點贊。 門球運動如今已在迪慶州廣泛開展。全州門球隊從2008年以前的13支達到32支,香格里拉市就有經常性開展活動的7支隊伍。2008年以前,全州只有5個門球場(全是沙場),沒有一塊人工草坪及陽光棚門球場,如今全州共有12個門球場,其中,5個人工草坪及陽光棚門球場,2個陽光棚沙場門球場。老年人在寒冬和雨季都可以在門球場打球。2009年,州老干局投資69萬元,修建了先進的室內門球場。該場地有頂棚,冬季保暖,一年四季可以訓練、比賽。 在全州老年人門球運動轟轟烈烈開展起來的時候,他又想把地稅系統離退休老同志組織起來成立迪慶州地稅系統離退休人員門球隊。他的提議得到州地稅局領導及人事科、離退休工作領導小組的肯定支持和離退休人員積極響應。他在家里開辦了門球知識技術培訓班,向新隊員講授門球理論知識,又帶領隊員到球場實戰訓練。他還設計定制了地稅系統專用門球棒,發展隊員17名。這是全州第一個以本系統離退休人員組成的老年人門球隊。2012年參加了在德欽縣舉辦的第四屆全州老年人門球輪值賽,展示了地稅系統離退休人員的風采和良好精神面貌。2011年6月,為響應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向楊善洲學習的號召,趙建華動員離退休人員,并拿出自家的10多盆花卉,參加州地稅局組織的綠化行動,綠化、美化了州地稅局辦公大院。 在趙建華的倡導下,州地稅系統離退休職工協會成員除了打門球,還讀書、繪畫、種樹養花、跳民族歌舞,并且一年一次的年會上,約定都要有才藝展示。趙建華家客廳里掛著的繁花似錦十字繡,就是他一針一線花了8個月時間繡出來的,還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也是他自己完成的。他一直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起居規律和活潑開朗的性格,關注國家大事,了解黨的方針政策,緊跟時代步伐。他常對周圍的人說:“我們不要總想著自己老了,做不了什么,我們要做開心果,而不是草果。我們要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過好每一天,老人的健康就是兒女的幸福和期盼,也是支持他們工作的最好體現?!?/p> 2014年趙建華70周歲,迪慶州駐麗江老體協向他送上了一副賀聯“門球歌舞陶情趣 奇石根雕任把玩”,充分體現了這位老同志的興趣愛好和退休后的充實生活。 趙建華還喜愛歌舞文化。2009年,云南省地稅局組織離退休人員迎接國慶六十周年歌詠舞蹈比賽,他負責迪慶地稅代表隊節目編排訓練,并帶隊參加比賽,以舞蹈《幸福思源》獲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績。退休后,他居住麗江,參加了《麗江市青春常在藝術團》,并擔任該團辦公室主任,出色完成組織協調等各項任務。他積極參加迪慶州駐麗江干休所和迪慶州駐麗江老體協黨支部活動,盡心盡力工作,2016、2017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為人民謀幸福,而不是為自己謀私利;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而不是一有好事先想自己。”這是他的心聲。在稅務系統工作期間,他先后經歷了單位4次為職工建房,他都沒有向單位要過一套住房?,F在居住的麗江房子,也是一位同志遷居以后,他才購買的。他退休后,被所在的社區居委會選為居委會成員,辛勤為居民辦實事,設計訂制了20套桌凳、燒水鍋爐以及居民通訊錄,方便了社區聯系和開展活動。 他說:“要舍棄一切偏執的身外之物,傳播正能量,才能活得曠達灑脫。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放下一切私欲,不為煩擾所動,人就能輕松無比、健康長壽。放下煩惱,獲得快樂;放下自卑,獲得自信;放下消極,獲得進?。环畔卤г?,獲得舒坦。放下是一個人的心靈境界;放得下,才能走得更遠?!?張錦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