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一大早,金色田園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藏紅花育花室里一派繁忙景象:社員專心致志地采摘藏紅花,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共產黨員、金色田園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致富帶頭人和壽英邊指導社員采花邊為社員采摘的藏紅花過稱、記賬、付錢,神情專注。 有錢賺,哪個還舍得閑 再過3天就是霜降節令了,臘普河畔莊稼顆粒歸倉,塔城鎮各族群眾剛剛慶祝了豐收節。在過去,秋收后的農民早就閑了下來,然而,藏紅花盛開的村莊——維西縣塔城鎮其宗村格里卓村民小組卻呈現一派忙碌的景象。 “閑不下來啊,時間就是金錢,耽擱一天就損失三四百元錢,有錢賺,哪個還舍得閑。”正在藏紅花室里采花的合作社社員李志強臉上蕩漾著幸福的笑容。 有了被鄉親們稱為“美麗事業”的藏紅花產業,格里卓沒有了農閑,更沒有了閑人,人們都一股腦兒奔向“美麗事業”。這幾天,金色田園農民專業合作社藏紅花室特別繁忙。時間很緊,再過一個來月,采花期結束后,藏紅花花球就要種到大田里去了,誰不抓緊工作,誰家收入就減少,日子過得就比不上別人。 “過去,我們閑散的時間多,但收入少,日子苦;如今,我們閑散的時間少,收入多,日子甜。”共產黨員、合作社員楊明說出全體社員心中的苦和甜。 共產黨員要學在前在朝前 說到藏紅花,談到給他們帶來甜美生活的“美麗產業”,格里卓村的群眾都伸出大拇指贊揚和壽英這位共產黨員致富帶頭人。創辦金色田園農民專業合作社之前,和壽英自費到上海、浙江等地參觀學習。通過參觀學習,和壽英找準了致富路子:發展藏紅花產業,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在工作的間歇,記者問和壽英:“理事長,你收看十九大開幕式盛況了嗎?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怎么能不收看啊,我們夫妻倆都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要學在前、做在前。這樣群眾才相信你。18日一大早,我們夫妻倆就坐在電視機前收看十九大開幕盛況了。我感受最深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十九大報告振奮人心,給我們農民吃下了定心丸,增強了我們把藏紅花產業做大做強的信心和決心。” 十九大精神就像浩蕩春風激蕩起各族群眾決勝全面小康的豪情壯志,美麗的藏紅花宛如社員的笑臉盛開在藏族村莊格里卓。 農民愛上“美麗事業” 格里卓有“兩多兩少”,即人多耕地少,外出青年多、勞動力少。二級油路等項目建設征地后,人均耕地不到一畝,青年人外出工作和務工的多,村里只剩3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和孩子。全村民小組25戶人家中,有5戶為“留守老人戶”。 “老的老,小的小,耕地少、勞力更少。”這就是格里卓的村情。 第一批加入金色田園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共產黨員楊明今年36歲了,他們一家人脫貧致富的歷程折射出金色田園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歷程:2011年,金色田園專業合作社成立,楊明加入專業合作社,當時的社員才有7戶。起初,楊明還帶著試試看的心理加入合作社。到了第二年,藏紅花美麗了楊明家的生活,一畝地有了兩份收入,藏紅花一份,還有一份是種稻谷的收入,實現總收入12000多元。到2016年,楊明家2畝地的土地經營權出讓收入2400元,在合作社務工收入8000多元,藏紅花收入16000多元。今年,楊明家的收入還要增加不少。路子走對了,收入增加了,日子越來越好了,楊明一家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出樣子給群眾看。有楊明這樣的共產黨員干出樣子,格里卓群眾踴躍加入發展藏紅花這一“美麗事業”。 美好的東西人人向往。貧困戶李志強加入合作社后有了奔頭,他說:“加入合作社,戶戶有產業,家家有奔頭,貧困戶有盼頭。”誠如斯言,到目前,格里卓村民小組25戶群眾均加入藏紅花“美麗事業”,其中有5戶為“留守老人”,無勞力,但他們均以土地經營權轉讓的方式加入合作社,每年都有土地經營權轉讓收入,每畝每年收入1200元。合作社種植藏紅花規模已經到達110畝(包括格里卓以外兩個村民小組),每畝年均藏紅花收入實現收入12000元,還不誤種植水稻。 小農戶銜接大產業 事物的產生、發展都有其理由。格里卓群眾緣何愛上“美麗產業”?讓我們進一步走進金色田園! 金色田園藏紅花采花室里球莖盤整齊有序地擺放在球莖盤架子上,球莖盤上寫著社員的名字。記者數了一下,一共25戶,其中黨員戶7戶。 記者問:“為什么要寫上名字?”和壽英回答說:“誰家的球莖盤誰家管理,誰家采花,誰家把花交給合作社。” 正在室內采花的藏族漢子扎西說:“11月中旬,藏紅花球就要移栽到大田里。移栽到大田之前,大春收割入倉了,此時要抓緊種上藏紅花,明年5月初,藏紅花球莖就移到合作社的藏紅花采花房里培育、采摘,既不耽誤大春生產,又收獲了藏紅花,一畝地有了兩份收入,每畝每年藏紅花收入12000多元,一畝收稻谷800多斤,社員當然高興。” 從2012年開始,像扎西一樣,合作社社員的收入持續增長。記者從扎西生產藏紅花到拿到銷售款倒推過去,找到了這樣一條把農民利益緊緊捆綁在一起的產業鏈:“公司+合作社+農戶”。 “種這么多藏紅花市場在哪里?你們不擔心嗎?”記者問和壽英。 “我們與金珂公司簽訂了購銷合同,不愁銷路。合作社只管負責組織生產,社員只管搞好種植。”和壽英回答說。 “藏紅花的價格怎么樣?”記者問。 “我們的合同價格每克136元。我們合作社成立以來,一直都是這個價格。”和壽英說。 聽了和壽英的話,記者感慨道:“這可是植物黃金啊!”和壽英接過記者的話說:“物以稀為貴,藏紅花被譽為‘能治百病的神草’。 藏紅花的珍貴源于其功效,它具有消炎止痛、涼血解毒、美容養顏、解郁安神等作用。人如果在晚餐時吃了藏紅花,當天的睡眠就會得到改善。此外,藏紅花對于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調節肝腎功能也有一定幫助。藏紅花的珍貴還源于全株花卉可用的只有3根雌蕊,而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僅在花蕊的上1/3處,200朵花才可采收到1克重的藏紅花。” 循著格里卓“美麗事業”的軌跡,記者清晰地看到了一條“村有集體經濟、社有專業合作社、農民有持續增收渠道”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這條路子讓小農戶銜接上了大產業。 夜幕降臨,合作社的社員還在藏紅花室里忙碌著。嗅著藏紅花濃郁的香味,記者感受到了格里卓群眾正豪情滿懷奔向“美麗事業”,創造美麗生活。 “政府對我們合作社發展藏紅花產業給予很大支持。前年,我們合作社7戶黨員獲得了每戶10萬元的農村黨員創業致富信用貸款,支持黨員在脫貧致富路上發揮作用帶好頭。”和壽英說,“學習十九大報告,我們的信心更足了,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 楊明接過和壽英的話信心滿滿地說:“有十九大精神指引,我們村的‘美麗事業’一定會更加美麗,我們的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楊洪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