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江初)11月16日至19日,由云南日報、云南廣播電視臺、云南民族時報、云嶺先鋒、迪慶日報、迪慶廣播電視臺等組成的全省媒體蹲點采訪團在德欽縣奔子欄鎮、佛山鄉等地深入采訪,了解藏區群眾生產生活情況和變化。 在奔子欄鎮葉日村撒色葉咱扶貧搬遷點,一排排嶄新的平房映入大家的眼簾,記者采訪鎮政府派駐的工作隊員扎史品初。扎史品初說,撒色葉咱搬遷點已入住18戶移民戶,他們都是從高寒缺氧、缺水、交通不便的大山里搬遷到宜居的金沙江畔。記者走進阿布家,看到他家的房子裝修精致,房間干凈。看到記者進來,阿布忙著泡茶倒水。昔日貧困的阿布已經不愁生活,而且住上了“小洋樓”。他的小兒子在云南警官學院讀大學,大兒子在家幫父母干活,這幾天正在工地當挖掘機駕駛員。阿布是從葉日村也重小組搬遷到撒色葉咱的。說起原來的居住地,他概括了幾個詞:偏僻、邊遠、交通不便、寒冷。據了解,國家和地方財政共補助了18戶搬遷戶16.8萬元。 “他們的生活已經奔小康了,你看這么漂亮的房子,城里多數人也住不起這么大的房子哦。”云南日報的楊之輝說。 在奔子欄鎮,采訪團走訪德欽縣提美藏族傳統手工藝服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提美是州級民族服飾傳統技藝傳承人,先后兩次參加云南文化產業博覽會,前段時間剛從尼泊爾參加中國南亞博覽會回來,過幾天還要去意大利米蘭參加“特色手工藝品展”。她制作的服飾頗受當地群眾青睞,公司每年的產銷量上百萬元,純收入30萬元左右,成為當地致富帶頭人。 采訪團還采訪益西創辦的木碗廠。益西用獨特的技術提煉植物漆,噴漆木碗和糌粑盒,質量花色上乘的一對糌粑盒賣到上千元。 采訪團來到奔子欄鎮貢尼丁小組搬遷點采訪,了解移民群眾生活變化。 在佛山鄉,采訪團驅車爬上去往溜筒江村亞貢爭剛小組公路,盤山公路曲曲折折,從海拔不到2000米的金沙江邊爬到3000多米的亞貢爭剛小組。“這條路太險了,與電影《舉起手來》的外景地河南省郭亮村的掛壁公路媲美了。”云南民族時報的小楊感嘆說。亞貢爭剛小組在駐村工作組和省農行的扶持下,興辦了牦牛養殖合作社,全村40戶都是合作社的股東,合作社的開辦增加了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 采訪完亞貢爭剛,大家又趕往納古村,了解精準扶貧工作。在縣財政、省農行扶持下,納古村成立養驢合作社、養豬合作社,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省農行、縣財政的駐村工作組成員駐村兩年,已成為村民的好朋友。 每到一地,各位記者有的舉著攝影機、相機拍攝,有的用本子記錄。云南廣播電視臺的郭威和馮泰兩個小伙子扛著機子走進農戶家里采訪拍攝。 白天采訪結束了。晚上,采訪團依然不能休息,錢巖老師在整理白天采訪錄音,小唐和小楊在燈光下趕寫稿件,有的去找網絡上傳稿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