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初冬,暖陽高照。走進香格里拉市小中甸鎮和平村,連片的藥材基地里笑聲陣陣、藥香習習,當地藏族群眾有的忙采收、有的忙種植,還有的在廠里進行初加工,到處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每年此時,香格里拉市忠浩野生中藥材種植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松建忠也忙得不亦樂乎。從商6年來,與松建忠的名字一起被叫響的,還有他精心打造的位于小中甸鎮和平村的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和種植示范基地。 流轉土地發展中藥材 “土地租給公司后,不但能在家養雞、養豬,操持家務,我和母親還常年在藥材基地打工,兩個人每年有4萬元的收入,現在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村民西姆一邊忙碌著一邊高興地對記者說。 西姆將家里的20畝土地流轉給忠浩野生中藥材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后,除去每年收取1.2萬元租金外,她還獲得了在公司中藥材基地工作的機會。而在和平村,像西姆一樣的村民有79戶。中藥材種植在精準扶貧中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有力武器。 海拔超過3000米的和平村,村民原先一直以種植青稞、洋芋和蔓菁等農作物為主。2016年,和平村村集體經濟投入50萬元注入忠浩野生中藥材種植有限責任公司。公司采用“村總支+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與農戶簽訂回收合同,由公司進行統一培訓、規劃、栽種、回收、銷售,有效降低了農戶的投資風險、提高農戶栽種積極性。和平村從2013年種植中藥材560畝發展到2016年種植1000多畝、從2014年參與合作農戶不到240戶發展到2016年參與合作達480多戶。 解貧困戶后顧之憂 該公司成立以來,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方式,培育高原壩區中藥材產業,并與農戶訂立回收合同,實現統一供苗、統一種植、統一產品、統一銷售一體化的發展之路,給高原農牧民群眾吃下“定心丸”。至2016年,公司在高原壩區的中藥材種苗繁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其中重樓、秦艽、金鐵鎖、云當歸、云木香成為優勢品種。 與此同時,將土地流轉給企業的村民,可以自動成為企業的固定員工或季節性工人。季節性務工人員,每天工作8小時可獲得100元勞務報酬。 為解決農牧民在中藥材種植中遇到的難題,該公司在舉辦8期680人次中藥材栽培技術培訓的基礎上,免費為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藥材種苗和種植技術,并簽訂回收合同。僅2016年,周邊村民就有1.2萬人次在該公司基地打工,戶均增收1.7萬元,輻射帶動686戶村民種植中藥材2000畝。“我丈夫去世得早,女兒出嫁后就和兒子相依為命。兒子外出打零工年收入2萬元左右,我平時只能在家務農。現在好了,輕輕松松就能在家門口掙錢。”區亞頂村民小組貧困戶卓瑪央宗說。截至目前,松建忠的公司已帶動和平村79戶農戶加入企業,對其中的18戶建檔立卡戶,采取免費提供中藥材種苗和種植管養技術,統一收購銷售的管理模式,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截至2016年,公司年銷售額已突破200萬元,公司務工人員的戶均收入也已達到17000元。松建忠的“中藥材種植版圖”不斷擴大,與農戶合作推廣種植各類中藥材面積達2000多畝,涉及農戶686戶,有效帶動農民增收,實現公司農戶雙贏的發展目標。 和平村黨總支書記孫志強說:“村黨總支立足農村、農戶產業發展實際,努力探索黨建與產業發展有效融合之路,真正把中藥材產業打造成周邊農牧民群眾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小康產業。” “我們從解決貧困群眾發展中的實際困難出發,因戶施策、因人施計,通過精準幫扶不斷提升貧困村和貧困戶脫貧致富能力。” 松建忠計劃,未來3年內,要在當地建設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高寒壩區特色中藥材加工場(區),將更多農戶帶上中藥材種植致富的道路上,實現企業和農戶的雙贏,提起今后的發展,公司總經理松建忠信心滿滿。 村民們成了“中藥材專家” 通過多年實踐,該公司突破了高海拔高寒壩區中藥材種苗繁育難的關鍵技術,可以培育出優質的適應高海拔壩區種植的中藥材種苗。但松建忠對此并不滿足,在他看來,打工只能解決一時的燃眉之急,只有掌握一門技術,才能確保農戶不再返貧。于是,在州科技局、州農牧局等相關部門的幫助下,他在公司舉辦迪慶高海拔高寒壩區中藥材栽培技術培訓班,截至目前,已培訓8期,680人次參與培訓,改變了高原農牧民傳統的種植觀念,并解決了高原農牧民群眾在中藥材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 “可以這樣說,在我們這里打工的村民,個個都稱得上是‘中藥材專家’。”松建忠介紹,公司教給村民的不僅僅是中藥材種植技術,還有機械化操作技能。由于留在村里務工的以婦女居多,她們正被逐步培養成操作能手。該村年紀28歲的西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常規務工項目之外,她的拖拉機操作技能業已純熟,西姆家把土地流轉到公司,每年她與母親都到公司打工。松建忠培養西姆操作拖拉機,不僅看中她年輕力壯,也是為了公司的下一步發展做鋪墊。“機械化生產是大勢所趨,培養出機械操作能手,也是走向規模化生產的基礎。”松建忠說,在今后的三年內,計劃將高寒中藥材種苗繁基地發展到150畝,示范基地發展到1200畝,并在全鎮范圍內推廣種植面積發展到2800畝。 松建忠還計劃在小中甸鎮和平村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高寒壩區特色中藥材加工場(區),并引進先進太陽能烘烤技術及設備,解決高寒壩區藥材加工烘干技術難題,提高生產能力及產品品質。此外,將進一步提高帶動農民的能力,爭取帶動農戶1000戶,實現農戶增收15000元以上。 近年來,香格里拉市大力培育藥材種植業,加大扶持力度,藥材種植托起群眾脫貧新希望。隨著香格里拉市相關引導扶持措施的相繼出臺,該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增長迅速。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從2011年的8370畝增加到2016年的26000畝,主要大宗藥材種植品種為白術、桔梗、木香、秦艽、附子、油牡丹,主要特色品種有冬蟲夏草、川貝母、重樓、金鐵鎖、珠子參,中藥材產量預計達6000噸,產值2.16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已超過烤煙,中藥材成為該市繼烤煙之后帶動面最廣的富民產業。(央金拉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