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網訊 (記者 余麗芹 通訊員 馬楊英) 近日,一則維西縣葉枝鎮梓里村105位村民自發組成“感黨恩、跟黨走”農民紅歌合唱團的消息,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這支合唱團用3個月時間,唱遍整個葉枝鎮,眾多村民加入唱歌隊伍,練歌唱歌的多了,打麻將的少了,喝酒的少了,“唱歌好、唱好歌、好唱歌”成為廣大群眾的共識,大家高興地唱著,唱出了新時代新農村的新風尚。 這是維西縣開展“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今年以來,維西縣強力推進“自強、誠信、感恩”主題實踐活動,切實解決群眾在脫貧攻堅中存在的思想認識問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引導群眾自立、自強、艱苦奮斗,努力實現物質與精神“雙脫貧”。 政策宣傳進村入戶。該縣逐條梳理出國家、省、州、縣脫貧攻堅政策,先后匯編成《維西縣脫貧攻堅政策》,印發成讀本,作為干部執行政策和宣傳政策的工具書,切實解決宣傳、理解、執行政策不到位的問題,確保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宣講“迪慶精神”,講好“維西故事”。以“迪慶精神”凝聚人心,用發生在身邊的先進典型事例來教育干部群眾,激勵干部群眾樹立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評選命名表彰維西縣第三屆道德模范,縣文明辦開展了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為重點的維西縣第三屆道德模范評選工作,65名同志被命名為維西縣第三屆道德模范。 圍繞貧困人口和貧困村退出標準,牢牢緊盯2個貧困鄉退出、11貧困村出列、10100人脫貧的年度目標任務,始終按照堅決打贏高半山區脫貧攻堅戰和貧困群眾觀念轉變戰,最大限度用好幫扶力量和最大可能激發內生動力,始終緊抓基礎建設、產業發展、招商引企、教育培訓、黨建引領,整合匯聚省、州、縣148家單位、7181名干部、82支駐村扶貧工作隊、411名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以及上海、昆明、曲靖對口幫扶等多股力量同向發力,努力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生活、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 實施教育精準幫扶,培養少數民族優秀人才。今年初,維西縣與曲靖市達成協議,曲靖市委、市政府長期對口幫扶維西高中辦學事業,于9月設立維西縣高中曲靖班,首批招生數為100人,分兩個班級,每年從曲靖優秀高中教師中選拔10人組建教師團隊,以三年為一輪,每一年包2個班級的方式進行幫扶。 加強教育培訓,轉變群眾觀念。積極借助南方電網、省技師學院等掛聯單位教育培訓平臺,加大對全縣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力度,爭取每一戶有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一人掌握一門實用技術并實現就業。在村組入口、村道兩旁、公共活動場所、農家房前屋后刷寫標語。全縣共刷寫標語200多條,讓“自強、誠信、感恩”意識入腦入心。 堅持黨建“主業”與脫貧攻堅“主責”相統一,堅持抓好和不斷創新“結對聯建”“掛鉤幫扶”工作機制,持續擴大“雙建雙推”工作成效,深入開展農村“三帶型”黨員示范帶動,力爭每個村組培養一至二名致富帶頭人,切實發揮好能人示范帶動作用。 開設道德講堂、播放公益廣告。在省級文明單位中開展“傳承良好家風 ,弘揚中華美德”“愛崗敬業、團結奉獻” “學習雷鋒·奉獻社會·提升自己”為主題的道德講堂。在重點地段設立“講文明樹新風十提倡十反對”廣告牌,利用電子屏不間斷滾動播出,推動“自強、誠信、感恩”主流意識在全縣范圍蔚然成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