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 新年臨近 又有好消息傳來 維西縣通組路 正在或即將發生變化 先來看一組圖
過去的保和鎮拉日村亥本洛小組通組路。
施工中的通組路。
拉日村村民清掃修建好的通組路。 路更暢,心更寬,脫貧致富有了新盼頭。 12月的維西天氣寒冷,“山藥”是最受當地人歡迎的應季蔬菜。傈僳族小伙蜂順一早騎著自己的三輪摩托花半小時從家門口一路把山藥拉到城鎮集市上銷售,少了中間商,增加了收入。蜂順家住維西縣保和鎮拉日村亥本洛小組,今年,全組25戶村民種植的山藥產量達2萬多斤。除了到集市上銷售,到亥本洛買山藥的人絡繹不絕,按照今年的市場價格來算,亥本洛小組村民靠種植山藥的年收入可達20萬元左右。 ? 過去,對于邊遠山區中,生產力水平低下的 “直過民族”傈僳族來說,惡劣的交通條件無疑是影響村民生產生活和脫貧致富的關鍵因素。回望兩個多月前,從亥本洛到縣城必須步行加乘車最快也要兩個小時才能抵達,村民拉物資進出村寨,耗時耗力,再遇上路段塌方,基本都靠“人背馬駝”。而如今,亥本洛村民從家門口到縣城30分鐘就能抵達。亥本洛21戶村民都買了摩托車,有幾家還開上了農用車。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在這2個月的時間里,亥本洛村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切,得益于農發行維西縣支行2.7億元扶貧過橋貸款資金支持的“直過民族”通組路建設工程項目。 “容顏”改變的不止亥本洛通組路,全縣6鄉3鎮286個自然村的849公里通組路也將在2年內發生變化,一起期待吧~“直過民族”通組路工程從2017年9月開始陸續動工,建設期28個月,項目涉及維西縣6鄉3鎮286個自然村,共計里程849公里,惠及“直過民族”人口6.3萬人。項目的實施將從根本上改變維西縣“直過民族”聚居區百年以來行路難的現狀,為當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創造便利的運輸條件,有力助推“直過民族”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各族同胞同步實現致富奔小康。 ? 啥是“直過民族”?又到漲姿勢的時間了,請拿出小本本,認真聽講~~ “直過民族” 是指從原始社會末期或奴隸社會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人口較少民族,長期處在封閉狀態,社會發育滯后,生存條件惡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