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連進村入戶宣傳政策。 臨近年關,高原壩區仍滴水成冰,可地處金沙江峽谷的香格里拉市五境鄉氣候逐漸回暖,連片的綠田孕育著新希望,家家戶戶房前屋后的梅花競相開放,迎風招展的黨旗格外醒目……這里處處呈現著生機盎然的美好景象。 走進澤通村委會,一場別開生面的課堂正在這里開講。“今天我們村邀請了鄉里的宣講團老師,現在正在給村里的‘感恩連’成員上惠民政策課呢,‘感恩連’是我們黨群的‘連心橋’,給他們傳達好政策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澤通村黨總支書記張曉瑩說。 “精準扶貧感恩連”是五境鄉黨委、澤通村總支以及各支部成員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中不斷摸索和建立起來的。一年來,該村突破常規教育重感恩,踐行群眾路線抓黨建,通過給群眾“算好四筆賬”推動感恩教育工作。 問及“感恩連”成立的初衷,作為第一時間積極響應并一直負責做好該連工作的格茸連長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得到黨和國家那么多好政策的恩惠,雖然鄉、村各級干部以及扶貧工作隊時常都在進村入戶宣講各項政策,可有些群眾還是沒能很好的理解,更別提如何感黨恩了,作為一名黨員,我有責任和義務做好黨群間的政策宣傳員、解讀員。” 就如何發揮鄉村各級黨委力量,特別是通過“感恩連”做好感恩教育工作的問題,張曉瑩說:“我們群策群力給群眾算好四筆賬。” “算好個人賬”。針對黨員群眾在維護穩定、促進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管和用”、環境綜合整治以及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是否發揮作用等方面認真給黨員群眾算賬。 “算好惠民政策賬”。把每家每戶享受黨和政府惠民政策認真算給群眾。 “算好產業發展賬”。把政府投入和掛包部門解決的產業扶持資金、產業發展效益算給群眾。 “算好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賬”。以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基礎設施變化,比如水、電、路等建設投入資金算給群眾。 聽說村里成立了“精準扶貧感恩連”,澤通村精準扶貧戶阿秀也主動報名參加。“黨的精準扶貧工作使我們生產生活發生了變化,我們一定要學會感恩,我要多學習,多體會,向更多群眾宣講、解讀政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黨,回報社會。”阿秀滿懷感激地說。 “精準扶貧感恩連”成立至今,緊緊抓住群眾干農活、紅白喜事等人員聚集的機會,在田間地頭、婚喪現場、交流聚會等場所開展了一起起生動地政策宣傳,提升了當地各族群眾對精準扶貧、各項惠民政策的理解力和對黨委政府的滿意度,不僅促進了黨群之間的聯系,更加堅定了群眾全面決勝小康社會的信心和決心。 另外,“感恩連”積極發揮群團優勢在該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先后到申它卡村民小組開展路域環境整治;到吉仁葉古村民小組協同吉仁葉古支部在黨員固定活動日修建入戶路;到澤目通聯合支部上黨課;積極協助五境鄉黨委、維穩辦、扶貧指揮部、澤通村總支、村“三委”開展大型感恩專題活動…… 據介紹,目前該村“精準扶貧感恩連”先后開展40多次義務勞動,20多次宣講活動。在該村精準扶貧工作中,哪里需要,哪里就有“精準扶貧感恩連”成員的身影。 江邊梅花艷,高原黨旗紅。澤通村“精準扶貧感恩連”一直在行動,他們從起初的5名成員發展到后來的38名成員,再到現如今的45名成員,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熱土上,該連隊伍還會繼續壯大,在精準扶貧路上譜寫更加有意義的篇章。(央金拉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