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食品走俏山城 ![]() 市民購買無公害蔬菜 ![]() 白濟汛鄉綠色食品展銷會現場 ![]() 傈家烏雞系列產品 “快去買,白濟汛稻田鴨原生態米快賣完了,吃上這樣的原生態食品是我們的福氣。”張月仙大媽背著剛剛買到10斤裝原生態食品稻田鴨大米對鄰居王英大媽說。 白濟汛鄉云高種養殖專業合作社按照“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生產的稻田鴨原生態大米供不應求。按照購銷合同,南網公司以每市斤5元的價格全部收購合作社生產稻田鴨原生態大米。“我們拿了一部分大米到年貨街上賣,目的就是讓維西各族群眾在春節期間也嘗嘗稻田鴨原生態大米的美味。”云高種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說。 白濟汛綠色食品進維西縣年貨街的消息不脛而走,山城維西人頭攢動,展銷現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2月3日上午9時,為期10天的維西縣白濟汛鄉綠色食品展銷會在維西縣城原司法局、審計局舊址隆重舉行,白濟汛鄉華藝、盛大、云高、傈家黑烏雞等11家養殖合作社推出已經獲得注冊商標的傈家黑烏雞系列產品、共元豬系列產品、生態肉牛系列產品、無公害蔬菜系列產品、碧羅糯山藥、稻田鴨系列產品等一系列綠色產品。 “白濟汛鄉今非昔比啊,想不到這幾年推出了這么多的綠色品牌!”在展銷會現場,買了5斤共元豬肉的退休干部老楊感慨道,“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很重視食品安全,消費結構發生了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轉變,白濟汛打造綠色食品的路子走對了,我們哪怕多出一點錢也愿意買綠色食品。”老楊的話道出了消費者的心聲。 順應群眾的這一愿望,白濟汛鄉結合打響脫貧攻堅戰,依托生態優勢,做足了“綠色食品”文章,在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同時,培育出一批綠色食品品牌,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 白濟汛鄉黨委政府立足鄉情和扶貧工作實際,緊緊抓住“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這個關鍵,按照“縣有龍頭企業、鄉有能人聚集、村有集體經濟、組有專業合作社、戶有產業覆蓋”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抓好 “三個發揮”,抓實一個“幫”字,打造綠色食品,發展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三個發揮”即發揮專業合作社的優勢、發揮大戶和發揮黨員能人帶動作用。截至目前,白濟汛鄉成立有103個專業合作社,參與合作社農戶2031戶。該鄉目前已有規模的種養殖骨干大戶564戶。該鄉大力鼓勵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樹立標桿,黨員致富帶頭人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致富門路多,善于探索精準扶貧途徑,先后表彰獎勵黨員致富帶頭人46人次,充分發揮能人聰明才智帶動貧困戶謀發展、促增收。 抓實一個“幫”字,探索出一條實現“脫貧藍圖”的新路徑,種養殖戶吃上 “技術服務定心丸”和“銷售服務定心丸”。 為拓寬銷售綠色食品渠道,確保種養殖大戶和建檔立卡戶增產增收,白濟汛鄉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與農戶簽訂收購合同,合作社回收農產品,在鄉域內建設無公害綠色食品交易市場,發展電商,提供農產品交易平臺;在縣城開設白濟汛鄉綠色食品銷售點,暢通了銷售渠道。 “三個發揮”和抓實一個“幫”字,催生白濟汛鄉“六大綠色食品”品牌,帶動貧困群眾脫貧摘帽。發揮維西傈家黑烏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輻射帶動作用,培育傈家黑烏雞品牌,帶動發展242戶養殖傈家黑烏雞;打造以共元豬為代表的生態土豬品牌,以維西盛大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利用合作社62戶種母豬養殖合作戶為貧困戶提供仔豬,通過科學飼養管理,所生產的商品豬由合作社按合同價回購銷售,達到增收目的;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和高半山區牧草充裕等優勢,培育生態肉牛品牌,發揮滄忍肉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引領作用,肉牛出欄后再統一由合作社收購銷售,帶動農民增收;打造優質、原生態蔬菜品牌,在維西貢瑪水果蔬菜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下,合作社生態蔬菜種植規模達1102畝,建設蔬菜大棚210個,共有80戶貧困戶參與到生態蔬菜種植,合作社對貧困戶種植的生態蔬菜回收包裝銷售,帶動貧困戶增收;培育碧羅糯山藥品牌、稻田鴨品牌和原生態百花蜜品牌,稻田鴨大米、糯山藥、百花蜜綠色食品供不應求;培育以當歸、重樓和野生天麻為重點的中藥材品牌,群發野生天麻種植專業合作社為120貧困戶提供優質種苗和規范化種植管理技術服務,產出的成品天麻由群發專業合作社統一回購銷售,推廣天麻規范化種植1200箱。全鄉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6000畝;打造碧洛糯山藥品牌,全鄉扶持糯山藥種植310畝。 白濟汛鄉精準扶貧產業已經覆蓋包括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在內的所有農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綠色食品品牌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根本所在。我們鄉開展綠色食品進縣城年貨街展銷會一方面向消費者提供原生態綠色食品,展示白濟汛鄉脫貧攻堅成效,另一方面是為了激發專業合作社以及廣大群眾投身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綠色食品品牌的積極性,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轉變為富民強鄉的生動實踐。”在展銷會現場,白濟汛鄉黨委書記李清碧介紹說。(楊洪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