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網情深照亮脫貧路 去年年底,白濟汛鄉共廠村傈僳族農民月機妹以每市斤4元的價格向云高合作社出售稻田鴨大米1000斤,收入4000元,她在稻田里養了21只鴨子,收入1260元,加上賣豬和賣中藥材的收入,月機妹一家摘掉了貧困帽子。 月機妹是在“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產業鏈上摘掉貧困帽子的。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對口幫扶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以來,情系維西縣貧困群眾,勇于擔當,創新精準扶貧模式,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2015年底,經過南方電網公司與迪慶州人民政府協商,決定創辦一個龍頭企業,即維西縣特色農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形成了 “五個一”扶貧工作思路,即“創辦一個扶貧企業、建設一個基地、創建一個品牌、闖出一片市場、帶動一方百姓”。以農業龍頭企業創品牌、拓展實處、帶動一方百姓的扶貧模式使一家一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成功對接,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增強了“造血功能”。 開辟市場、拓寬渠道,為群眾尤其是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提供產供銷一體化服務,解決農產品賣難和賣不上好價錢的問題。扶貧公司購置2噸冷鏈車一輛,新建50立方冷庫一個,解決了維西生鮮產品的儲存運輸問題,通過冷鏈運輸,產品的質量得到保障。公司在依托南方電網平臺做好銷售工作的同時,開設了淘寶店,積極協調云南農墾電商公司,借助農墾電商平臺銷售有維西特色的農產品。積極協調云南三江并流生物公司在維西以聯盟模式養殖肉牛。 公司以白濟汛鄉永安村為切入點,采用合作社、委托種養殖、訂單收購等多種形式與農戶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盟機制。在永安村采購的100余萬元農副產品中,重點帶動61戶養殖戶參與訂單式養雞項目,年銷售1萬多只土雞。截至2017年12月,永安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156人,貧困發生率從33%下降到5%。2017年,公司完成銷售額580余萬元,實現利潤5萬余元,采購永安村農副產品金額100余萬元。 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特色農業生產效益。2017年,維西縣特色農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在省公司和維西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遵照維西縣產業發展和扶貧工作要求,更好地服務維西的扶貧工作和產業發展,按照“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經營模式,結合維西縣產業發展現狀,注冊了“安嘖嘖”商標,創建“竹斑雞”“巖瓦炒雞”等特色產品品牌,樹立品牌意識,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從而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以獎代補,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走共同富裕路。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公司通過“以獎注資、以比促進、有償使用”的方式,積極協調維西縣委組織部制定了《維西縣“南網杯”強基惠農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大賽實施方案》,完成報名、初審、實地審查工作和決賽工作。通過比賽,維西掀起“比學趕超”熱潮,村集體經濟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精細化管理提質增效。公司加強基礎管理工作,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和扶貧領域有關規定要求,制定了財務、采購、銷售等管理制度,推進精細化管理,確保扶貧資金安全,降低成本,發揮最大效益。完成南網公司扶貧領域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的8個問題的整改任務,并持續改進,確保各項經營活動依法合規。(楊洪程) |